长期以来,投资者都有意无意地接受了这样一个理念,即“股市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当一个国家经济处在健康发展状态时,股市一般是牛市;相反,如果一国经济发展缓慢或陷入衰退,那股市就是熊市。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想在回答这一问题前,我们有必要先梳理一下这句话的逻辑。如果股市是宏观经济晴雨表的话,那么应该是宏观经济向好,股市就会上涨;相反,宏观经济衰退或者转淡,股市就会下跌。但事实却不总是这样,宏观经济有时甚至与股市的走势背道而驰。
结论有些吃惊吧!怎么会是这样?会不会是我搞错了?要说明这一点,我们眼前就有现成的例子。2008年9月始自雷曼破产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股市阴云密布。世界银行等国际权威研究机构也大幅调低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的目标,悲观的舆论更是占据着2009年初世界主要媒体的显要位置。而事实却是自2009年3月起,道琼斯工业指数从6469点一路上升,截至当年12月底,已经突破万点大关,累计涨幅超过60%。在实体经济并未出现实质性好转,失业率仍在一路攀升的情况下,股市却有如此强劲的表现,与其说是反映美国经济的现状,还不如说是反映人们对美国经济复苏的信心。
类似的情况在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也发生过,1940—1944年,美国经济扩张了125%,但华尔街股市却没有反应。1942年标准普尔平均指数报收8.67点,比1939年的12.06点还下跌了28%。即使到了战后的1949年12月31日,道琼斯指数也仅仅达到200点,只是1940年点位的两倍。([美]约翰·S.戈登,《伟大的博弈》)尽管在同一时间里,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增长到原先的3倍,上市公司利润的增长更是远超过这一数字。如此看来,有时候就算实体经济繁荣昌盛,股市也未必就是“涨声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