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婚姻问题,各个学科的分歧要小一些。如哲学家苏格拉底说:“尽一切办法结婚吧:如果你娶到一位好妻子,你将会幸福;如果你娶到一个坏妻子,你将成为哲学家。结婚或独身,让男人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吧,反正他肯定都会后悔。”本书从经济学角度也提出,婚姻不是“桃花源”,它不一定基于爱情。就如某研究机构的调查结论所显示的:除年龄、身高两个自然条件外,人们择偶最重视经济状况,女士更关心男士的住房、收入和学历。
尽管说,经济学这一“解剖刀”很残忍,将爱情与婚姻中的美好愿景做了一些颠覆。但是,这种解剖还是有必要的。作为一种工具,经济学原理的确是“六亲不认”的,甚至会暴殄天物,大煞风景。这好比说,面对一位光彩照人的美女,你非要计算其维持这美丽需要花费多少成本,非要解析这美是怎么构成的。
应该说,相对于其他学科,本书所提倡的,是更为乐观和积极的婚恋观念。就好比治病救人,被推上手术台的滋味并不好受。但是,当经历了“手术刀”的洗礼,将沉疴消解,你是不是会破涕为笑呢?
这里列举一例:为什么有的情侣生活看似平淡,却很快乐,而你们夫妻有房有车,却总是吵架?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的公式,或许可以说明一些问题:主观幸福=效用/欲望。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不同的人从婚姻中获得的效用大致相同,那么,你的欲望或者说期望值越高,主观幸福感就会越小。比如说,你丈夫写书赚了2万元稿费,你却期望丈夫用稿费给你购买10万元的车,那么,你的主观幸福感为0.2(即2÷10);如果另一个家庭,同样是赚取2万元,妻子希望“新马泰7日游”,仅需7000元,那么,她的主观幸福感为2.9,远高于你的。那么,一旦明白这一点,你的决策期望中多考虑一下预算情况,婚姻是否会更幸福呢?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建立在理性上的婚姻才可能是幸福的婚姻。”愿本书读者都能以理性成就佳缘!
刘正山
2010年9月于北京五道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