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场合上,我们也可以学习这种用跟进来开拓人脉的为人处世的方式。
我们全家都很喜欢带客人去“大宅门餐厅”就餐,并欣赏精彩的戏曲表演。负责帮我们订位子的李经理总会在某个特别的节日给我发短信送来祝福。因此,每次我要请客,第一个浮在脑海里的餐厅就是大宅门,因为李经理的短信常常会提醒我她的关怀和服务。这是一个很好的跟进例子。当然李经理也可以利用这种方式来仿效其他餐厅的做法,比如一天到晚发短信告知我他们餐厅特价的活动,然后让我觉得烦不胜烦。可是她用温柔的方式来祝福并跟进,在跟进的过程中,她与客户沟通的只是她的关怀,而不是她想要在你身上做生意赚钱。
什么时候做跟进的工作呢?
跟进的时机
→跟客户见面后
→面试之后
→社交活动后
→跟上司或同事有特别的交流后
→收到其他人送给你的礼物后
我的日常跟进
在认识新朋友的时候,我会讨他的名片,一方面认识和记住他的名字,另一方面用这个小小的空间记录和他聊天中所了解到的他的信息,比如他有一个12岁的女儿,她很喜欢芭蕾;他的太太在汽车公司工作;他喜欢集邮,他的生日等信息。我会将这些内容录入电脑,甚至在日历上标出这些特别日期。
跟进工作就从这里开始。在见面之后,我会给对方发一张卡片或邮件表示很高兴认识他。一般越重要的人物越需要手写的卡片。
我和父亲一样爱收藏各种东西,当然包括收集信息、收藏友谊卡、分享经验。因为我有丰富迥异的生活经历、隶属不同的社交圈和兴趣群体、居住于不同的邻里社区和地理方位跨度大的城市,因而这些相关的资源都能用来帮助他人。比如,每到一个地方,我都爱发掘新开张的餐馆、比较有趣的地方以及一些新奇的经历。如果到谁家做客尝到了好吃的,就和对方交换食谱,还会把我最喜欢的几道菜翻译成中英文对照版。迁居到北京后,我专门花了一段时间学习如何培训家里的司机和保姆,并将学习的经验编制成工作进程表,一旦有新从国外来北京定居的朋友,就可以帮他们适应现在的生活并迅速进入正轨。我热衷读书、翻杂志、听音乐、看电影,碰到好书,好的CD、DVD就习惯多买几份,送给感兴趣的朋友。每结识一位新朋友,我都能自由地和他(她)分享我的这些生活收藏,提出各种建议和帮助。在此过程中,我收获了朋友和友谊。
随时将你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记录下来。只需愿意与他人分享,它们就能在你的跟进工作中发挥功能。一旦成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这就成了你后天的第二本性。我有一位香港的客户喜欢收藏中国古代的刺绣,在北京当地的市场闲逛时,遇到这样的东西,我就用手机拍下来,发Email给她,问她是否有兴趣购买,如若是,我就帮她买下来邮递给她。这位客户在服装行业工作,后来碰巧另一位中国大陆的客户向我打听是否认识服装行业的人,帮她生产自己设计的服装,我就将前者的信息传递给后者,与她分享我的联系人和有效的资源。
比如,每一次看到一段有用或有趣的文章,我会复印或在网上搜链接,转发给对这些信息会有兴趣的人。如果在跟人聊天时,提起一本书,那么回家之后,我会把这本书寄给对方,附上小卡片:“上周五我们一起聊起这本书,在此特别奉上,希望你喜欢。”这些小动作是完全没有目的的,也不是为了刻意向对方示好,而是一个很自然地保持联络的方式。但这样做的意外收获是什么呢?那就是:他常常将你的名字或所在的公司摆在他的面前。在他需要类似的人或公司合作时,会第一个想到你,因为你的这些小举动会使他觉得你很关心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