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谱”文化,源远流长(9)

在整个三顾茅庐的故事中,诸葛亮在进行全方位的摆谱——他在南阳隆中耕田时,把自己比做前朝名相管仲、乐毅,管仲、乐毅何许人也?前者是春秋时期的名臣,曾经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后者是战国名将,曾经联合赵、楚、韩、魏四国攻打齐国,攻占了超过70多座城池。当时还隐身于山野之中的诸葛亮就敢于如此自吹自擂,虽然有人不以为然,但也不得不令更多的人刮目相看。

同时,诸葛亮还给自己取号“卧龙先生”,要知道,在古代,“龙”这个字眼可是极为敏感的,只能用于天子身上,而诸葛亮却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自称为“卧龙”,可见他在费尽心机为自己造就名声。

诸葛亮故意耐住性子,他没有匆匆忙忙地到各地诸侯面前毛遂自荐,而是等待别人前来请他。果然,有人“上当了”。其实,刘备之所以不惜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那就是有高人在他面前极力推举褒奖。先是诸葛亮的好友徐庶在临去曹营之际向刘备专门推荐,接着又有当地名士司马徽在造访刘备之时对诸葛亮大加赞扬。一个说诸葛亮好比麒麟鸾凤,有经天纬地之才,若得此人相助,不愁天下不定;一个说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还是谦虚了,“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而徐庶和司马徽二人,前者是在刘备手下立有显赫战功的将领,后者是刘备非常崇敬的高人。有这样两个人的极力赞扬,把急于争夺天下、建功立业的刘备的胃口吊到了半空,恨不得立刻把诸葛亮网罗到自己麾下。说到这里,人们不免要产生怀疑,无论诸葛亮有何等才能,可他毕竟在山里未曾崭露过头角,其才能未曾经受过实践的检验。那么,徐庶和司马徽为什么要对他如此推崇呢?于是有人开始猜测,徐庶和司马徽是诸葛亮事先安排好的“托儿”。

最后,诸葛亮巧妙地“引诱”刘备第三次亲自前来邀请,刘备的身后还跟着当时疆场上数一数二的龙虎猛将关羽和张飞。更为“过分”的是,当刘备风尘仆仆赶来时,诸葛亮居然还有“闲心”睡觉。尽管关张二人早已气得咬牙跺脚,可精明的刘备却更加认定诸葛亮是个不可多得的旷世奇才,必须邀其出山,授予重任,这也正符合了诸葛亮的心意。于是,诸葛亮如愿以偿地把自己以“高价钱”推销了出去。

隋炀帝,仁主耶?昏君耶?

对于隋炀帝,无论说他是仁主还是昏君,都会有一大群人站出来反对。他的是非功过交织在一起,仿佛让人们难以理出客观评价的头绪。就是这样一位看似矛盾重重的帝王,让后人沿着历史的长河争论不息。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