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潜规则之三:适应环境不是勉强改变自己,而是要完全忘记自己是谁(1)

新人潜规则之三:适应环境不是勉强改变自己,而是要完全忘记自己是谁

你不能要求一个终年为生存而拼搏的企业,还能有高等培训机构的资质。所以,企业对新人们精神需求的忽视,几乎可说是必然的。

大家冷淡你是正常的,要大家喜欢你则是需要理由的!

几乎每个新人在求职信上,都会强调自己"适应能力很强"。

甚至有个小典故说,曾有过这样一位,自我介绍了一句:"我叫某某,我的特点就是沟通能力强",完了。结果让HR很无语,怎么也看不出他的沟通能力强在哪里。

在这里,我们先不管单位在当初愿意接纳你时,是否真相信了这一点。如今当你进入职场后,你敢不敢说,你已经完全理解了何为适应能力?

对此一位招聘者说得很形象:"刚毕业的大学生就好像是草莓,漂亮耐看好吃,但就是碰不得。谁先能在现实的工作磨练成椰子--果壳、果皮、果肉、果汁都有用,谁就会被企业所认同,也容易成功。"

抽象的道理就不多说了,先让我们来看一段职场往事,看一名叫孙悟空的新人是如何最终适应了职场江湖。

在读《西游记》的时候,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里面似乎有个天大的矛盾现象,那就是,孙悟空在大闹天宫时曾何等战无不胜,要不是如来佛出手相援,整个天庭简直都面临"亡国"的危险;但在后来的取经途中,大圣却再难一帆风顺了,当年的那帮手下败将,以及败将的跟班坐骑却转眼都成了高手,不是让他无计可施,就是要由他请出各路神仙帮忙。

这是吴承恩在写作时发生的超级漏洞吗?

其实这是作者不便明言的一番苦心,反映了他对世情的深刻理解。

大闹天宫前后,孙悟空、天兵天将以及妖怪们的能力其实并没有变化,但是交战双方的身份与心态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大闹天宫是孙悟空和天庭众神的战斗,是造反派与正规军的战斗。那时的孙悟空无所畏惧,身无牵绊,打赢了是无上的荣光,甚至有自己重新界定天庭秩序的可能性,失败的后果他却从未考虑过,也不知该如何考虑。所以,他进行的是超高收益、无所谓风险的事业,自然全力以赴,出手毫不留情。

而众神的心态却不同--这猴头反的只是玉皇大帝,目的无非想出口恶气,跟众神并无深仇大恨。同时,猴头的杀伤力很强,众神对他的围剿行动实际上是风险很高的项目,是迫于玉皇的压力而进行的工作。可以想象,在此情形下的所谓十万天兵天将,必然各怀鬼胎,瞻前顾后。

有人可能会说,众神为什么不靠打败孙悟空来加官进爵呢?这就牵涉到天庭的职场构成和激励机制问题。尽管天庭里都是高素质的精英分子,但实行的仍是封建君主制度,众神的生活质量只能寄希望于玉皇的个人素质。而从一些小案例--譬如卷帘大将军只因打破一个琉璃盏,就被贬为小河妖--可以看出,这位领导还是十分暴戾的。按传说规定,成为神是非常艰难的事情,一不留神就可能前功尽弃,但若想再上升一级,却无异于在天上再度登天--谁听说过某个神仙因为立了大功而被玉帝提拔的?那么问题就清楚了,立功等于奉献,出错就要严惩,在这种工作环境中,还会有哪个傻瓜愿意卖力气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