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潜规则之二:最好的老师是你的敌人(2)

总之,到单位后便睁大两眼四处找师傅的人,分明就是多年做学生养成的习惯在作怪,似乎不管到了哪里,一定要有个老师出来为你今后的行为负责。一旦你成绩不好,肯定也该埋怨学校和老师。

醒醒吧,小朋友!那种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而且光说这些还不够,让我再给你多泼一瓢冷水--

几乎可以肯定的说,凡是一直打着主意,要到社会上找个名师来学两手的人,一定就荒废了在校时的大把时光。

案例2:在校时能做哪些职场准备?

在校大学生小韩,对未来的职场坎坷早有思想准备,平日在同学中就显得相对更深谋远虑一些。至于社会的许多阴暗面,他更早已见怪不怪。

他的业余时间基本都投入到了社会实践当中,而对校内必修的课程,不免就疏松一些,几乎每学期都要挂个一两门,即便通过的也多是在六十来分上晃悠。

他对此毫不在意,心想:反正将来到了社会上,一切都还要从头学起,书上的这些教条有用吗?甚至就你们这些做老师的,让你们到外面的大千世界里,都能混得下去吗?恐怕你们就是没能力在外面混,才缩在学校里指手划脚的吧?要不是为了最后那张文凭,我才不在这儿浪费大好青春呢。

他甚至有点亏得慌。

评析:

先看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次关于时间管理的课上,教授在桌上放了一个装水的罐子,又拿出一些正好可以从罐口放进罐子里的鹅卵石。当教授把石块放进去后,问他的学生:"你们说这罐子是不是满的?"

"是,"学生们回答。

"真的吗?"教授又拿出一袋碎石子,把碎石子从罐口倒下去,再问学生:"你们说,这罐子现在是不是满的?"

这回学生不敢回答得太快,有人轻声回答道:"也许没满。"

"很好!"教授又拿出一袋沙子,慢慢的倒进罐子里。倒完後,再问学生:"现在这个罐子满了没有?"

"没有满,"同学们都学乖了。

"好极了!"教授又从桌底下拿出一大瓶水,把水倒进了看起来已被填满的罐子。

当这些都做完之后,教授正色问班上的同学:"我们从上面这些事情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班上一阵沉默,一位自以为聪明的学生回答说:"无论我们的工作多忙,行程排得多满,如果再挤一下的话,还是可以多做些事的。"

教授点点头,微笑道:"答案不错,但这还不是我要告诉你们的重要信息。其实我想说的是,如果你不先将大的鹅卵石放进罐子里,你以后也许永远没机会把它们放进去了。"

然后回到小韩的困惑上。他对老师的那些非议,其实倒不值得花太多功夫来加以纠正,或替老师做什么辩解,因为那无非是一种少年轻狂的表现罢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