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是文艺作品的永恒主题。可是在一些人的心目中,爱情是青年人遨游的天地,而不是老年人涉猎的范畴。现代生理和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精神愉快的时候,体内可分泌出一些有益人体健康的激素、酶和乙酰胆碱,能使血液的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性调节到最佳状态,可以提高全身的免疫功能。因此,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助于调动身体内在的积极因素,抗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延长人的寿命。所以恩爱的伴侣和美满的家庭无疑给人们的健康长寿奠定了基石。
德国工人领袖台尔曼有一句至理名言:“爱就是快乐,她像阳光一样,透过一切苦难、悲哀、失败和忧虑,照耀着一切有生之物。”有了爱的家庭,才会充满温暖欢乐。相反,夫妻反目为仇,终日郁闷忧伤,就会干扰人体内环境的平衡,引起内脏器官功能失调和免疫功能的下降,造成各种疾病的发生。丧偶或独身的老年男女若不注意调整心态也容易出现心身疾患。如一位67岁老人在爱妻去世后5年来一直头痛,多方医治无效,甚至想轻生,可是当他交上女友后,头痛竟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人也突然容光焕发,精神抖擞。这就充分说明,老年人的恋爱、婚姻和性生活绝不是纸上谈兵,确实具有重要的个人、家庭和社会意义。
传统观念认为,人的性兴趣是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思想健全的中年人将逐渐对性生活感到厌倦,而老年人则应该根除性欲。实际上,这是违背客观事实的。
据国外一项统计,大约70%的68岁男子和25%的78岁男子仍继续保持规律的性生活。长寿老年人除了在生活上具有良好的习惯之外,大多数夫妻和睦、精神愉快、互相体贴,美满的婚姻和性生活的确是人们健康长寿的一剂良药。人的衰老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具有普遍性和渐进性。人到老年后难免产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心境,离开工作岗位后往往会感到孤独、寂寞,变得焦躁不安,对老年生活忧心忡忡。要想保持健康长寿,尽可能减轻和延缓身体解剖和生理变化的影响,就要加倍注意心理卫生。在健康三要素中,人们对生理变化无法抗拒,但社会因素却是通过心理作用表现出来的,而心理变化又是可以调节的。人们发现心理因素对老年人的影响往往超过生理因素,当人们的情绪愉快轻松时,内脏功能平稳、协调;当情绪消极忧郁时机体生理活动波动、异常或招致疾病。
保持乐观愉快的心境,除了思想修养,胸怀坦荡,对人生充满信心,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之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保持积极而适度的性生活。莎士比亚说过:“爱情能使每一个器官发挥出双倍的功能。”适度的性生活刺激,能使大脑神经系统得到调节,使机体的适应性增强,生理功能保持平衡。因为性腺的分泌,除保证性功能外,还有助于造血、代谢和水电解质的平衡。反之,没有性生活,内分泌将紊乱,生理平衡遭破坏。可是不少中老年人受传统观念影响早就分床而卧,大大减少甚至终止性生活,自以为是什么长寿秘诀。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爱情是疾病防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中老年人尤其具有积极意义。因为性生活不但能满足其生理需要,还有相互安慰、情绪交流等心理影响,能增强老年人的自信心和生命活动,它是老年人健康长寿的一剂良药。苏联和日本对百岁以上老人的调查表明,其配偶多健在,目前认为有配偶的老人比无配偶者长寿,其中性和谐者又比无性生活或性生活不和谐者寿命更长。看来,“老婆长得丑,活到九十九”的谬论,应改为“坚持性生活,九九还快活”。日本一项调查表明离婚男女的平均寿命比有美满家庭者短得多,男人短12岁,女人短5岁。这是因为离异后的心脏病、肝硬化、高血压、肺癌和胃癌的发病率要比婚姻美满者高出2~7倍。尽管离婚后有的另有新欢,但往往离婚的恶性刺激占了上风。据统计,丧偶当年而辞别人世的人亦屡见不鲜。
现已证实老年人的性生理和性心理要求都没有丧失。美国调查表明,50、60、70岁中老年女人保持夫妻间性生活的人分别为88%,76%,65%。老年人性激素水平虽然降低,但大脑储存的大量信息和已建立的种种条件反射仍使他们能保持性要求。真可谓“老来有爱暖如春”。不少孤身老人对再结秦晋之好的要求较强烈,体现为想找个“老伴”,不然生活太寂寞,“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不论怎么喊,四壁无回声”。
当然,除了生活上有个伴,能相互照应外,他们也很想得到性欲的满足,可是他们往往“做梦都在想,醒来不敢讲”。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自己就信奉从一而终的陈腐道德观念,自己给自己泼冷水,上枷锁;另一方面则是害怕社会舆论的议论和遭人白眼,同时还顾忌孩子们的反对。所以,不论是老年朋友本人,还是社会上其他成员都应抛弃种种偏见,理解和尊重老年人的性兴趣和性要求。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思想很解放、激进的年轻人也对父母的再婚要求持有偏见,甚至粗暴干涉,这就实在令人费解了。不少老年人找到性伴侣或再婚后,往往异口同声地说“返老还童”了,生活仿佛注入兴奋剂般地更有活力了。老年人的性不满足一般不以直接形式表现出来,在老年人的许多病症和家庭不和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潜在的性饥渴问题。
一位叫斯维兰德的科学家曾指出:“我打性治疗的目的就是要帮助老年人在性方面得到解放。这不仅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还能使老年夫妇增强进一步的情感交流,提高亲密程度和自尊心,在没有精神压力的情况下体验晚年的生活快乐。对此,社会应该像接受青年人在这方面的作为一样予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