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颠禅师注心经——[唐]大颠禅师(4)

【舍利子】

“舍”者,离也。“利子”者,舍中之主也。

四大五蕴,身如客店,主人暂住。主人既离,屋舍倒坏,利子常存。

药山道:“皮肤脱落尽,唯有一真实。”又道,“大千俱坏,这个不坏。”

还识这个么?独超三界外,更不恋娑婆①。

【色不异空】

以心观境,境上有空,见色便见空,心即是空。

众生法性只在目前。应物显形,长者长形,短者短形。方者方空,圆者圆空,白者白空,黄者黄空,小者小空,大者大空,远者远空,近者近空。反观自己,是色,色即是空,应现种种相。种种相,即是空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宝公道:“有相身中无相身。”

会么?雨洗淡红桃萼嫩,风摇浅碧柳丝轻。

【空不异色】

色与空一种,凡夫见两般。诸佛菩萨,常行平等智,不生分别相。三世诸佛、菩萨亦是空,二十八祖、六代祖师亦是空,四圣②、六凡③亦是空。上至诸佛,下至蝼蚁,各各本来总是空。只为众生执著,不知是空。迷己逐物,随物流转,不能归一。机见不同,有色有空,堕落二见。若人于此,廓彻悟空,平等身心,内外无余,不见空色,不被物转,平等法界,何更有二。

会么?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

【色即是空】

眼是色不能见,只是真空能见。耳是色不能闻,只是真空能闻。鼻是色不能嗅,只是真空能嗅。舌是色不能说,只是真空能说。身是色不能觉触,只是真空能觉触。脚是色不能行,只是真空能行。手是色不能行拳,只是真空能行拳。无眼能见,无耳能听,无鼻能嗅,无舌能谈,无脚能行,无手能行拳。意根有名无形,分为八万四千。见闻觉知,总归六根,遍身互换,神通妙用。

古云:“通身是,遍身是。”会得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异,真空妙理。所以道:“色可色,非真色;空可空,非真空。”总归大空、毕竟空、自性空、本性空、空空、不可得空……,二十空①门原不有。

且道到这里,似个什么?常忆江南三月里,鹧鸪啼处百花新。

【空即是色】

诸佛菩萨,见十方世界,只是一空界,平等无二。有情、无情,著相分别,见种种相,随声逐色,出胎入胎,不知不觉。圣贤不见有色有空,内外无分别,常自寂灭相,光明动耀,遍周沙界。安色空二字,俱不可得。

会么?亦无空,亦无色,布袋和尚逢拾得。

【受想行识】

因有眼故,便受其色。因有色故,便受其想。因有想故,便受其行。因有行故,便受其识。因有识故,便有六根。因有六根,便有六尘。因有六尘,便有六识。因有六识,共成十八界。因有十八界,便有四大、五蕴。因有四大、五蕴,便起六十二见,便起八万四千差别相。随声逐色,流浪生死,终无止住。若要生死断、轮回息,但从一根照破,令四大、五蕴净尽,廓然无我,当下空寂,直下承当。空劫①以前自己,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无所寂,唯见于空,空无所空,八万四千,尘劳妄想,一时顿息。此时,人亦空,法亦空,二相本来同。

会么?佛祖位中留不住,夜来依旧宿芦花。

【亦复如是】

既无我故,万法皆无,总归于空,唤做万法归一,不落第二见。到这里,言语道断,心行处灭①,动念即乖,安排即错。文殊与净名②,对谈不二。如何是不二?不得动着!动则三十棒。

会么?百舌未休枝上语,凤凰那肯共同栖。

【舍利子】

诸漏已尽,已归寂灭。求出三界,天地不能拘。迥超法界外,自在更无忧。名曰“舍利子”。前解释竟。

【是诸法空相】

从上诸佛,一味谈空,只为众生,直下是空担负不行,起百种方便,种种假名,引导有情、无情,皆归空寂。若信未及,但去静坐,反照照见,五蕴实无所有,自然人空。既得人空,其法亦空,人法俱空,自然休去歇去。

经云:“我身本不有,憎爱何由生。”到这里,自然放下,无佛可做,无生死可断,无涅槃可证。圆顿之位,等觉③、妙觉④之地。若更有丝毫可证可修,则堕生死界,永劫受沉沦。若能彻底无依无倚,直下承当空劫,圆陀陀,光烁烁。

会么?亦无人,亦无佛,大千沙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

【不生不灭】

“不生不灭”者,全谈理性。有生有灭,全谈事相。此语直言直说众生具足法身。虚空之体,亘古亘今,不曾生、不曾灭,不变、不移,无去、无来,无旧、无新,湛然常寂。四大五蕴从他虚生虚设,于自己法身,总无交涉。和光尘不染,三界独尊。此是长劫虚空不坏之身。经云:“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

会么?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海水无痕。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