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虽然国际经济形势并不如想象中乐观,欧洲债务危机也存在着继续深化的可能,但从中国出口的表现来看,其过去数季度的表现也都相对平稳。而且由于中国出口产品仍然是属于不可替代的较低端产品,因此,中国出口受到海外经济的影响并不会太大。同时,发达经济体尽管复苏进程缓慢,但从经济周期上看,其复苏的趋势已经形成,虽然在复苏的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曲折,但这样的曲折并不会带来系统性的金融危机。
3.中国开始允许人民币小幅升值,自6月21日以来,人民币已经小幅升值1%左右,日均波动也开始出现明显上升。人民币再度升值,不仅有利于缓解国际舆论的压力,也意味着中国政府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同时,人民币缓步升值也有利于稳定国际资本流入的趋势,尽管很多人并不把“热钱”流入当做一件好事,但当世界经济出现不稳定时,稳定的资本流入也将为中国经济提供一定的缓冲,换句话说,“热钱”也能降低中国经济的下行风险。
4.国家统计局2010年7月15日发布了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初步测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728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1%,比上年同期加快3.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367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85830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73643亿元,增长9.6%。这一数据表明我国国民经济总体态势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从以上四点的分析来看,中国经济不会出现二次探底。
如果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上半年的宏观数据来看,也有相关评论认为中国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仍然存在。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上半年的GDP来看,虽然同比增长了11.1%。但如果仔细对照其中第一、二季度的数据,会发现从二季度开始,中国经济增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GDP二季度增长10.3%,比一季度回落了1.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回落的速度更大一点,回落了3.7个百分点。
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速明显回落,除了去年经济增长前低后高的基数原因以外,国内外因素的影响至关重要。对中国来说,前期人民币汇率一直盯着美元,欧元对美元大幅贬值造成人民币对欧元大幅升值,这对中国出口欧洲的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营压力。同时,美国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消费又开始走向低迷,经济景气的预期变得不乐观,这对于仍然高度依赖美国市场的中国企业带来了压力。欧美两个市场不景气,中国出口自然会受到相应的影响。从国内情况看,大举投资争议大且难以为继,消费启动尚需时日且制约因素很多。更重要的是,从4月份开始,房地产调控重拳出击,使得房地产交易量大幅下降,对GDP增速造成影响是无疑的。可见,二季度经济出现明显回落其实应在意料之中。
问题的关键还在于这种回落是否会显现出惯性,甚至出现经济形势的二次探底。客观地说,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外经济走势不容乐观。
相关经济学家也从其他方面发表了关于中国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仍然存在的看法。
“今天我依然坚持这样的观点,中国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仍然存在。”2010年7月刚刚添上耶鲁大学教授头衔的罗奇肯定地说。支持罗奇观点的原因很简单:泡沫破裂后的余震,很可能导致发达经济体的复苏非常疲软,进而给中国等出口导向的发展中经济体带来强劲的增长“逆风”。
罗奇的观点或许并不那么“典型”,但的确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当前全球投资人的一种潜在忧虑。
经合组织副首席经济学家乔根?埃尔梅斯科夫说:“全球经济很可能已经在2010年年初经历了这轮增长的最高点,接下来会有所放缓。”他指出,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下半年的经济增长都会放缓,因为在金融危机期间推出的刺激政策正在逐步退出,同时经济从衰退中复苏的最强劲反弹阶段已过。
“希腊危机提醒我们,世界经济复苏依然脆弱,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如是说。他表示,世行分析了近期世界经济面临的两种可能性:最好的情形是,希腊债务危机得到控制,全球金融市场稳定;最糟糕的情形是,一些高收入国家的债务危机传导到发展中国家,对全球发展造成新一轮冲击。
国际评级机构惠誉也发布报告警告说,欧洲主权债务问题和金融市场再度剧烈动荡,增大了世界经济重回衰退的风险。惠誉的分析师在报告中说,当前全球经济和主权信用的前景,正处于一个“关键和不确定的节点”。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日前发布的《2010年欧洲投资吸力报告》也认为,欧元区经济仍面临下行风险,“二次探底”可能性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