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I在理论上的真实含义

刚才我列举了约翰·墨菲在书中给出的RSI的计算公式。上述算式(1)、(2)看起来相当复杂,我可以断定,由于中间还有一个RS的数字,没有人能够直接从这两个算式看出RSI到底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其计算结果到底反映了市场状态的什么度量标准,更不用说搞明白为什么RSI大于70表示超买、小于30表示超卖。很多人就是这样被糊弄了的,以为该指标真有什么深奥难懂的道理。

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代数运算,将上述算式(3.2)代入(3.1)再通分,将得到以下算式:

日涨幅平均值

RSI=———————————————— ……(3.3)

日涨幅平均值 N日跌幅平均值

这个算式的意思就很简单了:它的分子代表了某个时间周期内价格上涨的幅度,它的分母代表了同一时间周期内价格上涨幅度与下跌幅度的的总和,两者的比值RSI就是:

在某个时间周期内,价格上涨幅度占据其涨、跌幅度总和的百分比。

就是以上这个意思,也仅仅是以上这么一点意思!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上述算式(3.3)是由算式(3.1)、(3.2)经过简单的迭代运算而得来,算式(3.1)、(3.2)不知所云,算式(3.3)的意思却一目了然。既然后面的算式与前面两个算式是等同的,为什么发明人威尔德先生不直接把简单易懂的算式(3.3)拿给我们而偏偏给两个看似深奥难解的算式(3.1)、(3.2)呢?是存心不让我们一眼看明白?甚至于,我很怀疑,当初威尔德想要发明某个指标的时候,在他脑子里是先有算式(3.3)还是先有算式(3.1)、(3.2)?会不会是先想好了算式(3.3)然后经过逆向运算把它弄成算式(3.1)、(3.2)?我倾向于后面这一种猜测。因为如果直接把算式(3.3)拿出来,它的意思看起来实在不怎么样,估计没几个人愿意相信啦——那就干脆弄到谁也搞不清、看不懂,没准大家就信了。

我们来看看RSI大于70、小于30时的情况:

RSI大于70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价格上涨幅度超过其时间周期内涨、跌幅总和的70%——于是,这就被叫做“超买”;

RSI小于30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价格上涨幅度不到其时间周期内涨、跌幅总和的30%——于是,这就被叫做“超卖”。

这两句话换一种说法,即:

在一个时间周期内,涨得多、跌得少就是超买了;涨得少、跌得多就是超卖了。

这么一点意思到底有多大价值呢?

首先,我们以往关于RSI的那些深奥莫测、不知所云的解读(如上面列举的约翰·墨菲的“使用方法”)显得小题大做、毫无意义。就是一个关于上涨与下跌幅度的比值,用得着研究它的什么“第一次进入临界区仅仅是警告信号”、“第二轮动作验证价格趋势并且出现背离现象”等等复杂到根本无法实施的所谓信号吗?

我们被授予一把据说威力强大的武器,比如高射炮,我们也一直相信得到的确实是高射炮。但某一天,有人忍不住把那武器拆开了看个究竟,却意外地发现那东西只是来福枪的内核——其实,按我的看法,它的原理更像弹弓一点。

其次,RSI的那么点意思到底对不对,还需要取决于一个关键因素:由使用者任意设定的时间周期。时间周期碰巧选对了,RSI可能有点价值。如果选得不对,RSI完全没有意义。

有关图例

我们来看看以下几个在现实市场上的图例。

图(3.1) (3.2)

在图(3.1)中,价格从A点到B点是一段跌势,当RSI的时间周期天数如果小于跌势可能的长度,它所发出的超卖信号将没有意义(不仅没有意义,反而会对使用者造成误导)。因为,RSI分别在a、b两个位置(圆圈处)就发出超卖信号了,性急的人买进去,只有被套的份儿。

再看图(3.2)。

既然图(3.1)中时间周期的天数不能太小,那我能不能设定一个大一点的数字?也不行,如果设置的周期天数大于跌势实际可能走出的天数,如图3.2,等到该下跌行情都走完了(图中圆圈处)、已经掉头向上了,RSI都没有给出任何提示。你将从它那里得不到任何帮助——即使是事后,你也完全不知道要它来干什么用?!

那么,上述图例中时间周期选多少才合适呢?没人知道!

为什么?就图3.1中的下跌趋势来分析,假设该趋势中每天上涨或下跌的幅度一样,要选对时间周期,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选择的时间周期必须与整个下跌趋势所能持续的时间长度基本相同。譬如,如果该下跌趋势将要持续20天,而我们的时间周期也选为20天,那么,RSI小于30%所代表的意思就是说价格正在接近尾声了、超卖了(还有少于6天的时间将到达底部)。

问题是我们无法提前知道图3.1中的下跌趋势还将持续多久,怎么选择合适的时间周期?

关键是反过来想,如果我们都知道了下跌趋势将持续多久,还要RSI或别的什么分析方法来干什么呢?

这已经很像是那个埃塞俄比亚的老鼠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啦!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