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节:惩凶与选贤(2)

第三个推上来的是饕餮。众人一愣,原本该是鲧。

饕餮是个很可爱的家伙,他不欺不诈不骗不拐不阴不险不争不斗。他全部的生活理想就一个字:吃。而他活到现在所做过的唯一件事也就是:吃。

他永远爱吃,但永远也吃不饱。

可他就死在吃字上,虽然他吃的一直都是自家的东西。

当舜庄严激愤地宣布他的罪名“贪于饮食,不知羞耻,浪费粮食,死有余辜”时,他丝毫没在意,因为他还在忙着吃。

直到被砍头的那一刻,他还在吃。头被砍下在地上打滚时,嘴角边还挂满了没来得及咽下去的龙须面。

鲧根本不需要别人押,自己怒气冲冲地向宫门冲去。他决不愿死,因为他不愿成为天下第一冤死鬼。

他也很自信,已把辩词背得滚瓜烂熟。绝没人能说过他。

恰在这时,他收到了一块帛绢,上面是舜的亲笔信:尔必自以为冤,替罪羔羊也。然试问,羔羊不死,岂要牧童受戮?君不死,则天下非议不息;君死,则子孙兴旺可继。唯君度之!

鲧仰天叹息了一声。泪,滚滚而下,然而却如此冰冷。正如这人间。

对人生,他有太沉痛的理解。

鲧走上殿时,只面无表情地对舜说:我有罪,我伏法。

舜点了点头,挥挥手,武士将鲧带出。舜心中突然搅动一阵凄凉,把本欲宣布鲧的罪词悉数忘记。

既欲杀之,何患无辞?有的人的死,只不过为了掩盖一些真相,所以更必须得死。

羽山下,冰凉的刀锋砍在鲧脖子上时,他突然挣扎出最后一丝生命朝东方温暖地笑了笑。那里,一个瘦弱的青年正含泪躲在树后。

父亲的死令禹刻骨铭心。成者王侯败者寇,这是世界上最真实的游戏法则。

舜将小共工、欢兜、饕餮、鲧称为四凶,斩首后通告天下。并限令四凶族人一月之内尽数迁移到四境边夷。违令者,斩。

除了禹。舜不会忘记向鲧许下的诺言。

四岳问道:四凶既服,族人何罪,而迁徙其至蛮荒之地,欲尽灭其族乎?

舜淡淡道:边夷刁蛮难服,朕不过以恶制恶。

史载:四罪而天下咸服。

想来也没谁愿意把自己脑袋摘下来向坟坑里撂。

舜扫了眼最后一项计划:振兴。这也是他从此后毕生努力的方向。

有生之年,绝无相叛。

舜是个伟大的君主,但越伟大的君主越擅用谋。所以,请接受现实。

孟子曰: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太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

用一句最简单的大白话概括上面这段文言文含义就是:圣人不是钢板一块,他也是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