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一朵白云飘啊飘,飘过一个窗户,窗户边一个年轻人在喝茶读书。他探身向外一瞧,太阳慢悠悠地掉下去,月亮咕噜噜地爬上来,光华柔和婉转,皎洁流淌。年轻人对着月亮微笑,月亮身上便渐渐长满了毛。
次日,天雨。
那个年轻人就是我。在那个雨天,我学会凝神思考,以一种郑重而愉悦的方式。
我喜欢历史,从小到大,未曾有断。虽限于专业所学,只能窥探,但亦略有心得,只是惴惴于鄙陋,何敢示人?然放眼望去,在国学渐渐走向兴旺的今天,历史读物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这让人欣喜,欣喜之余眉头忽又纠结。
恶搞、戏说漫天飞舞,捕风捉影、信口雌黄比翼齐飞,皆沦落为嘴头找乐。但是,非主流如全线取代了主流,嚼在口里总不是味儿,毕竟大蒜瓣代替不了口香糖。然而,若因此而矫枉过正,肃面说史,岂不又走到另一个极端?专业书籍固然严谨,但翻开来无不枯燥,更有若干竖版繁体甚或影印文本,嗜好者看得浑身气孔舒畅,而一般人则必气孔堵塞,憋得脸色菜青蜡黄,遂废书而惆怅曰:尔何艰深晦涩哉!可叹。历史,历历在史,却总被晾在书架上,不能融进国人的日常生活。
我一直认为,通俗历史读物的创作,讲故事的手法比史料的考证更为重要。同一句记载,有心人能将其扩展得犹如天女散花,令人一旦入其径,九头牛也拉不回;而若只是照本宣科,纵夸夸其谈,也不过更吓人而已,别说九头牛,就是九辆拖拉机也必不能令人扭过头来瞥一眼,这也正是很多人害怕甚至厌恶历史的原因。
为此,小子不惮鄙陋,铺纸执笔,誓志而书。凡物事皆采于正史,旁览诸子百家、传说列传,书目繁多,未能一一列举。再以此为基础,精心构思,以幽默诙谐的笔调再现之,条分缕析,井然有序,以成一家讲史之风。
本书是系列书,从三皇五帝开讲,剥茧抽丝,娓娓道来,总体规划宏大。春秋之前的内容,由于史料缺乏,难免杂有神话,春秋开始则严格依照正史,但其中亦会有些个人推测与情节设计成分,故而不能当做完全的历史书读,但可作为爱上历史的引子。
为理解或叙述方便,书中亦会有一些词或物的窜前,比如“朕”的称呼,秦时才作为帝王的专用称谓,而在本书中,则一统用之;风筝最早是由墨子发明的,但本书在武乙时期就已涉及。凡此种种,无法一一列举,为防止引起误会,特此说明。另外,本书中出现的地名,如无旁注,皆为古地名。
在首册即将付梓之际,特别感谢一直支持和指点我的家人、朋友、同事以及素未谋面的数以百万计的网友,没有他们的鼓励,我想自己很难走得很远。另外,“远清居士”为本书的出版做了大量细致而耐心的工作,在此一并深深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