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敢和四大王较劲儿
这边二大王儿子的病好了,没多久,到了六月中旬,那边四大王的儿子又病了。这位,当然也不例外,也是个国防部长级别的,是五太尉,得的什么病呢?是上吐下泻,止不住了,水谷不化(水谷不化,中医术语,意思是吃什么就排泄出什么,没有加以消化)。
怎么办?请太医吧!于是太医们纷纷跑来了,诊了脉后,大家纷纷说这是虚寒啊,该开温补之药。对,温补之药,大家互相附和。
于是开了补药,然后用姜汁冲水就给这位五太尉小朋友喝了(众医用补药,言用姜汁调服之)。药喝下去一天后,坏了事儿了,这位五太尉又添了个症状,开始喘上了(益加喘吐不定)。好嘛,这份难受啊,连喘带吐,您说搁谁受得了啊!看到这个情形,各位应该明白宋神宗的那前八位宝贝儿子是怎么死的了吧。
怎么办?请钱乙来吧,于是把钱乙给请来了。在太医们尴尬的目光中,钱乙诊了五太尉小朋友的脉。
诊完了脉,钱乙抬起头,对各位说:"这是体内有热啊(伤热在内也),就不能再用温热药了,昨天谁主张给用的温热之药?"
大家忙把目光投向左右,装作不知道。
钱乙接着说:"不能再用热药了,要用凉药(当用凉药治之),方用石膏汤,熬三份儿,三份同时喝下(用石膏汤三服,并服之)。"
这时有人来报告钱乙,说皇上找他瞧病,得,这位来头更大,那就先告辞了,等一会儿忙完了皇上那头再回来。
等钱乙一走,这帮医生就又来劲儿了。大家围着这位四大王开始议论纷纷:"我看这么用凉药治疗不妥,大王您想啊,连吐带泻的,这人得多虚啊,不补能行吗?而且米谷都不消化了,那是脾胃无火啊,应当温补脾肾啊(当补脾,何以用凉药),再用凉药,那不要命吗?各位贤弟以为如何?"大家又纷纷接碴,应该补!应该补!
没办法,这位四大王还是文化程度低,觉得这帮人讲得太在理了,于是吩咐:"来,你们开药。"
于是大家又开了丁香散。
没多久,钱乙同志又跑了回来,看来宫里的工作还真忙啊。
进来一看,吓得眼睛瞪得老大,没搞错吧?我刚才不是讲了用凉药石膏汤了吗?怎么眨眼变成热药丁香散了?这是哪位在开我的玩笑啊?这个玩笑可开不起啊!
"没人开你的玩笑,是我们开的丁香散。"诸位太医和四大王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钱乙。
钱乙急了:"这个药千万不能服啊,服了三天以后,患儿一定会肚子胀,身上发热,喝水就吐!"(三日外必腹满身热,饮水吐逆。)
"呸!乌鸦嘴!"四大王终于忍耐不住,发火了,"我们用补药,只能使身体强壮,你不要胡说了!"
众位太医向四大王投去敬佩的目光:您学习我们庸医的理论还真快啊。
钱乙也没辙了,望着这帮自以为是的医生和患者家属,得,你们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
他问四大王:"您确定要这么用药了是吗?"
四大王:"是。"
钱乙:"那您以后就别再来找我了(毋庸复召我)!"
四大王气不打一处来,心想你还挺牛的啊,有什么了不起啊,不找就不找,送客!
结果钱乙又很郁闷地走出了四大王府。
各位看官觉得这宫里的病好瞧吗?
结果同样的一幕又上演了(重复的频率也太高了吧,怎么这帮大王就不接受教训呢),到了第三天,这位倒霉的五太尉小朋友果然出现了肚子胀、身上发热和喝水就吐的症状。
不会吧?四大王也傻了,怎么这个钱乙说得这么准啊?
那赶快找钱乙吧!家人纷纷议论。
四大王这回也蔫了:"我曾经说过再也不找他了,我看还是找其他太医们吧。"
于是又找来了那帮太医。
这帮太医一瞧,这位五太尉脑袋都耷拉下来了,面无人色。
于是纷纷摇头:对不住了四大王,这病我们瞧不了。要么,您再找找别人试试?
我靠!四大王恨不能把这帮爷脑袋给拿下来。他伸出手来指着这帮医生,气得直哆嗦,半天说不出话来。
没办法,低头求钱乙吧,去,派人请钱乙。
钱乙那边正为皇上的事儿忙得头都抬不起来呢,就对来请的四大王府的人说:"现在稍微有点忙,忙完回头就过去(适用故不时往)。"
派去的人回来了,四大王一看不高兴了:"怎么一人回来了,钱乙呢?"
下人回禀:"钱乙说他正忙,回头再过来。"
四大王一想,不对啊,这个钱乙这是跟我摆谱呢,我说过不再请他,他居然敢给我脸色看(王疑且怒)?
来人,给我多派些人,去把钱乙给我抢来!(使人十数辈趣之。)
这回场面可就大了,只见十几号人杀气腾腾地从四大王府里出来,直奔太医院。路上的行人纷纷驻足观看,这是谁跟谁啊?这位四大王跟哪个山头的火拼上了?
钱乙还在忙呢,呼啦进来了十几号凶神恶煞般的人物,冲着钱乙狞笑:"太医丞,怎么着?我们四大王那边请你,你就敢不给个面子?"(按:有明显的黑社会性质。)
钱乙这才明白为什么,嗨,犯得上来这么多人请我吗?可是,我这倒是有个条件,答应了我的条件,我就去,否则您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
"什么条件?"
"我去了一定要按照我的方子下药,否则去了也是白去,还耽误了皇上这边的事情。"
于是马上有人跑了回去,按钱乙的原话通禀了四大王,四大王顺手给了此人一个耳光:"废话,我要是不听他的,还用这么多人请他干吗?"
这个倒霉蛋可真够窝囊的,专程回去挨了个耳光又跑了回来,捂着脸说:"大王说了,听你的。"
就这样,钱乙跟着这帮人就来到了四大王府。
路上行人还不明白怎么回事儿,还议论呢:"嘿,这位钱大人架子真大,连四大王请他都得出个仪仗队。"
到了王府,钱乙再次诊脉,然后对四大王说:"仍然是热证,用白虎汤(按:这是《伤寒论》中张仲景开的方子,方中的主药为生石膏,该方能清阳明气分邪热,故以西方白虎名之),一日服用三次。"
到了第二、第三天,用白虎汤每天服用两次(与白虎汤各两服)。
第四天,用石膏汤加味服用一次。然后患儿的热就退去了(热退而安),身体也恢复了健康。
四大王一直张着大嘴,在旁边看着呢,直到最后儿子康复了,才把舌头缩了回去:"我的天啊,这才是瞧病啊!"
看完了热闹,四大王也忍不住问了句:"钱大人,您干脆再给讲讲得了,为什么要这么治啊?"
钱乙也没客气,正好给各位御医讲解一下:"这个病发生在六月,六月热盛,邪热侵入了孩子的体内,热伤脾胃,所以才会发生严重的吐泻。这个时候要清热,如果用了温热药,则上焦也就热盛了,所以才会发生喘的症状。后来又误用了丁香散,丁香是下焦热药,这样上中下三焦皆热,所以我判断会腹胀,饮水吐逆。至于如何使用白虎汤,仲景先生已经在《伤寒杂病论》中论述过了,大家可以参看一下。"
"太精辟了!"四大王觉得自己已经听懂了,很感慨地赞叹,然后心里也寻思着:要么我也像二大王一样,也把络腮胡子剃了下山来学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