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身体是大人,心灵却是孩子

《彼得?潘》的作者杰?姆?巴里以哥哥的死为契机创造了永远的孩子——彼得?潘。

巴里6岁时,妈妈最疼爱的戴维(巴里的二哥)死于冰刀事故。妈妈为此陷入绝望,并开始变得对其他的孩子漠不关心。戴维的死让巴里不但失去了哥哥,还失去了母亲的爱。

为了安慰妈妈,巴里常常守在哭泣的妈妈身边。有一天,当巴里走进妈妈的房间时,妈妈问:“是戴维吗?”“妈妈,我是巴里。”巴里回答。妈妈立即转身哭了起来。这一瞬间,巴里感受到了强烈的愤怒与挫折感。从那以后,为了得到妈妈的爱,他竭尽全力想成为死去的哥哥。

在妈妈的心里,戴维永远都是13岁的少年,拥有妈妈最多的爱。于是,巴里也不想长大了,他想像哥哥一样永远都是13岁,这样就可以永远拥有妈妈的爱。因此,即使在长大后巴里也一直扮演着死去的哥哥的角色。就这样,身体已经成年、心却还在童年的巴里就成为一种不幸。尽管他已经结婚,却时时在外面徘徊、游荡,无法正常处理自己与家庭以及与妻子的关系。

一个6岁的少年失去了哥哥,悲痛万分的母亲又对他不理不睬,他知道自己永远无法替代哥哥在母亲心目中的地位,这让他十分伤心。这种双重丧失让巴里害怕再度被人抛弃,所以他不想长大。他想变成永远都长不大的小孩子,并且可以战胜那些无能的大人,成为一个无所不能的不死之身。所以他创造出了《彼得?潘》中的主人公彼得?潘。彼得?潘就是巴里那个不用长大、不会死亡、无所不能的梦想。

彼得?潘穿着绿色的衣服,开心地到处冒险,他是赢得所有人喜爱的天真烂漫的淘气包,在所有人都会变老的世界上,唯独他可以永远都做天真可爱的小孩子。事实上,彼得?潘不是巴里一个人的梦想,而是我们所有人的向往。

彼得?潘永远都不会变老,永远都不会被世俗污染,永远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他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真的能够像彼得?潘那样获得世上所有人的羡慕和爱,能够做任何事情都不用负责的话,该有多好啊!这几乎是我们所有人的梦想。

有些人像彼得?潘一样,虽然已成年,但思想和行为还像孩子一样,他们不喜欢复杂的事物,不喜欢承担责任,只想着享受玩乐,我们把这样的人称为“大孩子”(Man Child)。美国的心理学家凯利博士把这种虽然已经成年,却无法融入到成人社会中的“大孩子现象”称为“彼得?潘综合征”。

在我们的想象和梦想中,彼得?潘应该是十分帅气和幸福的;但是在现实中,彼得?潘虽然已经成年,却无法融入到成人社会中,因此,现实生活中的彼得?潘过得并不幸福。 反过来,他们像巴里一样,非常痛苦。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他们本应该尽自己的责任,但他们逃避这一切,对所有的事情都仅仅保持三分钟热度,无法适应这个社会。

现代版的彼得?潘,大部分出现在中产阶级以上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当中。如果仔细观察他们的话,我们就可以发现他们隐藏在叛逆、快活后的另一面。看起来非常渴望得到爱情,其实“彼得?潘们”只是希望得到同情和照顾;看起来非常想与周围的人搞好关系,其实“彼得?潘们”不会被任何人打动。在现实生活中,不光是他们自己会像巴里一样感到痛苦,就连周围的人都会因他们而感到痛苦。因为,“彼得?潘们”想要过得开心的话,必须有很多人在背后为他们作出牺牲。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