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村二代”的两载五城七份工(10)..

在三年研究“蚁族”的过程中,我愈加深刻地体会到这两者之间日益加剧的分化。“蚁族”大多出生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贫困家庭,他们并不否认有的人衔金而生,有的人衔草而降,有的人一毕业就在倒腾数千万的生意;而自己别说创业,找个工作都难,只能先做“蚁族”再说。

虽然艰难地“漂”在大城市,但“蚁族”一直坚定地相信,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也可以拥有与所谓“城二代”PK的社会竞争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由于能力有大小,学识有高低,“蚁族”的存在不仅是社会分层的必然,还是激励人勤奋好学、追求上进的有效举措,这和适当的收入分配差异能催人进取是一个道理。可是,一旦“蚁族”和个人能力无关,而和他的出身密切相关,那么“蚁族”就不再是个人问题或者是某个群体的问题了,而是整个社会的问题,需要站在全社会的高度加以考量。

中国传统社会一直为“蚁族”这样的“村二代”提供向上跃升的渠道和空间,贫寒子弟可以通过寒窗苦读,“鱼跃龙门”,实现阶层晋升。教育的最大贡献,就是为“蚁族”提供改变自己命运的通道,从而保持阶层流动和社会活力。只要上升的途径和机会仍在,“阶层板结”的现象就可以避免,社会的和谐稳定就可实现。但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贫富差距的拉大,经济状况较差的家庭,由于少有特殊的社会资源,其子女就业明显处于弱势地位,“蚁族”上升渠道越来越窄,向上流动的门槛越来越高。社会在开放性增加的同时,其阶层封闭性和固化趋势也在加强。当知识不能改变命运,当“蚁族”发现自己奋斗过后,离梦想的距离不是更近,而是越来越远时,他们将会对自己的人生境遇作出何种解释?是归因于自身-天生愚钝?努力不够?归因于家庭-投胎技术太差?没有一个好爸爸?还是归因于社会-分配不公平?富人太霸道?

在现实生活中,强者、富者处于优势地位,弱者、穷者处于不利地位。作为一个社会,应当特别倡导强的尊重弱的,富的尊重穷的,这是一种道德,一种品格,一种文明。但如今,“蚁族”已经强烈感受到了自己与城里人生活状况的差异,确认了自己一直被压抑在社会低端的现实;而少数富豪阶层的“炫富”行为,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反感,无疑是杭州飙车案中“富二代”和“我爸是李刚”中“官二代”遭到许多人强烈声讨的重要原因。由于各自从不同的利益和立场出发看待现实问题,致使阶层之间观念冲突、互相不信任增多,彼此形成隔阂心态,加剧了弱势阶层对强势阶层的怨念。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