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从内心声音而活2003年5月荷兰,阿姆斯特丹(1)

听从内心声音而活2003年5月荷兰,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中央车站永远充斥着各种噪音。有从其他城市赶到这里上班或上学的人,他们已经完全丧失对性都的任何好奇,只是麻木赶路。他们就像洄游产卵的鱼群,只凭本能,而不需要意识指引。也有自助旅行的人,摊开地图或者L.P.,仔细搜寻探索这座城市的路途。

清晨的阳光明媚耀眼,我不得不腾出一只手遮挡阳光,手的轮廓在L.P.的书页上留下阴影。

L.P.上说红灯区是性都标志。紧挨着红灯区介绍的就是梵高美术馆。初中时就已知道梵高,美术课上老师提到他和他的《向日葵》。后来在伦敦的大英美术馆里看到《向日葵》的真迹。朋友说,这幅画价值连城,在索斯比拍卖行,曾经被拍到4000万美元。于是当时简单地想,梵高一定是个有钱人。

从中央车站步行大约20分钟可以走到梵高美术馆。那是一座白色建筑,有透明玻璃幕墙,馆藏梵高250多幅油画作品和400多幅素描作品。

在介绍梵高生平的展室里我读到:

梵高1853年生于荷兰;

梵高年轻时从事多种职业,如画店店员、教师、传教士等,均被解职;

背包十年梵高在生命中最后10年开始美术创作,大部分作品完成于最后五年;

梵高与法国画家高更曾是好友,后因艺术见解分歧不欢而散;

梵高曾用剃刀割下自己的一只耳朵送给一个妓女;

梵高生前只卖出过一幅油画,还是他弟弟买的;

梵高在麦田中开枪自杀,死时年仅37岁。

展室内柔和的光线安静地照耀着梵高悲剧性的一生。先前对梵高是个有钱人的判断被彻底推翻。他竟然穷困潦倒,似乎还有轻微精神病。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梵高在死后成了大师?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