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从中国文化的失败看孔子的价值
第一章学而时习之
[评论]儒家是些什么样的人?
[研究]从“国王二体论”看儒家宪政精神及其丧失
“学”与“习”以及人的“道德习惯”
孔子的时代和生活空间
为人所知与为人所用:孔子与韩非不同的人生观和政治理想
“孔子句法”:“内在超越”的矛盾
“国王的二体性”
欧洲中世纪的政治神学与宪政之路
“内在观照”与孔子的价值极限
第二章其为人也孝弟
[评论]“孝”与“爱”
[研究]“孝”的根基
第三章巧言令色
[评论]中国人的木讷寡言以及民主社会中的“巧言令色”
[研究]“巧言令色”的社会背景
第四章吾日三省吾身
[评论]做人的职责
[研究]“忠”是什么?
第五章道千乘之国
[评论]儒家的财政观
[研究]“财政专制主义”的形成与儒家的抵抗
“千乘之国”到底多大?
春秋末年最大诸侯国的规模
从儒家的财政观看“隐公观渔”
法家的财政理念与秦国的土地开发
春秋以来的“山泽川林”之开发
专制君主为什么成为胜者?
第六章弟子入则孝
[评论]“孝”的历史现场
[研究]为什么要“入则孝,出则弟”?
第七章贤贤易色
[评论]中国文化重孝轻爱
[研究]夫妻为人伦之始
第八章君子不重则不威
[评论]搭便车的君子?
[研究之一]君子的威仪
[研究之二]从亚里斯多德的友情说看“不友不如己”
第九章慎终追远
[评论]曾子这里讲的不是孝道,而是社会共同体的一体性
[研究]“慎终追远”是维持社会共同体一体性的手段
释义:什么是“慎终追远”?
以儒家为起点看中国历史之得失
“慎终追远”的原点
缺乏共同体的社会如何误解以共同体为基础的社会的一些基本的价值和理念
英国的启蒙主义与儒家传统
儒学的“德”与中国的现代性
中国人已经是世界上最自私的民族之一
第十章夫子之于是邦也
[评论]专制需要招揽无耻之徒
[研究]关于最早的官僚人才
第十一章父在,观其志
[研究]走出终局游戏
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孝”的社会功能
时间的永恒:摆脱“终局游戏”的宪政之路
从《尚书》看中国上古文化的人文精神与宪政资源
第十二章礼之用,和为贵
[评论]从表演的文化到文字的文化
[研究]和谐社会不是一个大秩序,而是众多的小秩序
第十三章信近于义
[评论]人要守规矩,要更守原则
[研究]守信是老百姓做人的底线,但仅此在孔子眼里还成不了君子
第十四章君子食无求饱
[评论]“好学”和“学”的意义不同
[研究]君子是否能够超越物质生活?
第十五章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评论]君子要能改造世界,而不是被世界所改造
[研究]品德的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第十六章不患人之不己知
[评论]做人的三个境界
[研究]孔子和亚里斯多德论知人爱和自知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