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1)

回家了。

我住在一栋双职工高层住宅楼里,位于二、三大道之间的东72号街。我的单元在34层。凌晨2:00我站在阳台上,向南俯瞰着狭长的曼哈顿岛,手里端着苏格兰威士忌。

穿过市中心林立的摩天大楼,我能看见鲍厄里和一部分东下坡区,我就是在那里住宅区附件的亨利街长大的。

越过唐人街,我能看清法院和监狱以及我曾经供职的警察大楼和现在工作的联邦大楼。

事实上,我的人生主要是在那里展开的。约翰?科里,先是一个毛头小子,终日在东下坡区的陋巷中戏耍游逛,接着是个警察新手,日夜在鲍厄里巡逻执勤,继而成了谋杀案探员,最后,落到联邦调查局成了合同员工。

现在,约翰?科里,已经再婚一年,住在前妻罗宾的房子里。罗宾跟着她的老板跑了。那家伙是个地道的混蛋,大发横财的暴发户。

在曼哈顿南端,华尔街上的摩天大楼像溶洞的笋石高高耸立。右侧世贸中心的双座塔楼直上蓝天,占地足有一平方英里。

1993年2月26日,中午时分。几个中东恐怖分子开着一辆装满炸药的鲁德租赁箱式货车,进入世贸中心南塔楼的地下停车场,停下车,抽身离开。12:18,货车爆炸,6人死亡,千人受伤。如果塔楼真的倒塌了,那死亡的人将会数以千计。这是国外恐怖分子对美国本土进行的第一次血腥袭击。本来,这是一次警钟,但可惜没引起国人的注意。

我走进客厅。

客厅装饰的有点棕榈滨海旅馆大厅的风味。主要色调是绿色和粉红色,四壁是贝壳镶嵌的图案,脚下是厚厚的地毯。

凯特说一切都赏心悦目,她头一次这么有福气。唯一有伤风景的是我买了一把棕皮升降式躺椅,不过样式蛮漂亮。

我又倒了一杯苏格兰威士忌,顺手按下录像机的播放键。

荧屏上出现了剪辑拼凑的图像,伴随着刺耳的音乐。

这个一小时的录像片是一个持阴谋论的组织录制的,据凯特说,片子还真给导弹袭击的说法造了不小的声势,这个片子也采用了一些中情局专题片的内容。

在从网上采访摘录的一个片段中,前国家交通安全部部长说,让联邦调查局参与调查,不合常规。他说,国会早已明确授权国家交通安全部负责飞行事故调查事宜。

关键词是事故,但是好象被头脑迟钝的电视新闻记者所忽略。很清楚,一些政府人员也认为是刑事犯罪,那正是联邦调查局取代国家交通安全部,负责调查和飞机修复的原因。

接着一个专家模样的人说油箱里只剩下一“耳挖子”的油,空空的油箱不可能引起如此强烈的爆炸。

但是西本先生告诉我,油箱里回油泵抽不干净的油还有50加仑。不管怎么样,很明显,引起第一次爆炸的不是油料本身,而是不稳定的油气。你看,录像开始几分钟,就出现了一些错误或者说被歪曲的事实。

一些不明身份的人引起我更加注意。他们愤然指责,有一些飞机部件从卡尔弗顿机库丢失,从深海捞出的坐椅失踪后就再也没露过面,修复期间,把铝制结构敲打一番恢复原形,掩盖了爆炸痕迹。

录像片也谈到紧跟在环航747后起飞的以色列航空公司的747,还有针对起爆弹头残余物和火箭燃料残余物以及海军导弹误射的实验室报告。有人提到环航班机坠落前几小时曾收到过中东一恐怖组织的恐吓信,也提到其他被更改或被忽视的证据所引起的大量猜测和臆想。

这个所谓的资料片提出了好几个观点,但并非都一致。就好象把所有的东西都扔出来,让你自己去对号入座。更开通的是,片子里提的资料照顾到所有的说法,只除去官方机器故障的结论。

录像带也涉及那次军事演习的某些细节。军事演习在1996年7月17日举行,演习区域是长岛海面,代号W-105。我认为这段录像的摄制者就是让人们得出结论是一枚美国的“误导”导弹将环球航空公司800航班击落。但是一位和斯普鲁克上尉类似的海军退役先生说:“那么大的事故不是数以百计千计的军人所能掩盖的。”这我就不懂了,为什么一提阴谋,就把军事演习推出来?我觉得政府的遮遮掩掩,愚蠢拙劣,令人可笑。

不过录像带里也有混乱视听的内容。雷达确定了飞机坠毁附近海面的全部过往船只,而且经过调查,找到所有的船只并弄清了基本情况——除去一只。这是一只快速小艇,爆炸刚发生就立即疾速离开。海军、联邦调查局、海岸警卫队和中情局都没有确认和发现这只失踪的船。如果此事当真,那么就可以宣称,导弹就是从这只船上发射的,当然,如果确有导弹一说。

录像带还出示了三张彩色照片。那天晚上,有人正给亲友照像,无意之中,把夜空背景上出现的一道短光捎带照下来了。解说员推测,这可能是飞升的火箭或导弹燃烧发出的火焰。

问题是用静止的照片作证据,特别又是偶尔拍到的,是什么也证明不了的。

然而,活动相片、录像带和电影片就大不一样了,自然而然,我又想起海滩上的那对男女。

最有说服力的片段还是原来那六个证人。

有些证人是在现场接受采访的,也就是那道光升空时,他们站立观望的地方。所以他们触景生情,用手边指点还边做飞升的手势。有几个人面容凄恻,一位妇女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证人所谈相当一致,只是旁枝末节稍有不同。一道火光从海面窜出时,他们凑巧正眺望大海,只见火光越爬越高,越来越快,到顶时一声爆炸,跟着一个大火球,最后大火球一头扎下大海。

现在看看中情局的专题片吧。我放下酒杯,仔细注视着专题片的每一个画面。解说员的声音叫人听着别扭,冷冰死板活象一个老学究在读讲演稿。

首先看到的是空空的主油箱,箱底隔板之间有点剩油。然后,解说员提到挥发性油气,从油箱某处产生了火花,引起爆炸。

油气爆炸,破坏了油箱左壁,点燃了机翼左油箱,又是一次巨爆。演得和动画片一模一样。

画外音解释正是爆炸的震荡力造成机头断裂,掉入大海。解说员和专题片并没就此为止,而是还喋喋不休地企图解释证人真正看到了什么,尽管他们没有明提有200多目击证人。

如果我要是没理解错的话,中情局就是要通过录像片和旁白,告诉人们,那200多证人在爆炸时刻并没有看到飞机,正是爆炸声才使他们注意到飞机,而爆炸声三、四十秒之后他们才听到,待闻声抬头时,他们看到两个情景:扎入大海前冒着火还在上升的机身以及燃烧的油流。机身和油流可能映照在平静的海面上。换句话说,事件目睹者的大脑里得到的是事件的倒影。

有几个证人又在屏幕上出现了,头一位说:“一架从14000英尺爬到17000英尺的飞机怎么能看起来象一枚水下射出的高速导弹?”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