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进卢沟桥(6)

最坚决反对的是此时已升将官的作战部长石原莞尔。他力争了几个小时,但最终也只好承认,驻扎在华北的军纪凌乱的中国军队必然会屠杀该地区的日本商人和定居者。这将在日本激起公愤并带来他所最害怕发生的事情—无休无止的报复战。

那就是为什么这位曾经说过“只要我活着就别想有一兵进入中国”这番豪语的人,同意向中国派遣援军的原因。这批援军由从关东军抽调两个旅团,从朝鲜抽调一个师团,从本土抽调三个师团组成。不久前还保证过维护国际道义的近卫公爵在7月11日同意了向另一国大量出兵。但是,据他的私人秘书牛场友彦说,“鉴于陆相保证这只是一次制止局部战斗的军队调动”,近卫也没有什么别的办法。

在卢沟桥,经过几小时的争吵后,谈判人员刚谈成了又一次停火。但是正当双方撤退时,突然传来一阵机枪般的响声(后来证明是放鞭炮)。于是,战斗又起。这一次,两位友好的将领宋哲元和桥本群亲自出面,当天签署了明确的局部协定。宋对整个事件表示歉意。他保证要惩处肇事军官,严格控制他部队内的赤色分子,并从卢沟桥地区撤出军队。桥本代表他的病危的司令官表示同意不再向华北增兵。

蒋介石无视这项停火协定,命令宋哲元向出事地区集结更多的军队。宋没有这样做。他履行了停火协定,开始撤军。看来,这场危机可以告一段落了,但不幸的是,当时通讯联络极差,东京方面不知道问题正在获得解决,而于7月17日断然要求中国停止向华北派兵,承认土肥原帮助扶持起来的傀儡政府。这大大触怒了蒋介石,他在南京挑战性地宣告:

“吾人如再失去寸土,如再丧失主权,吾等将对中华民族犯下不可饶恕之罪……中国主权不容牺牲,即使不惜一战,战事一起,誓不回首。”

日本驻南京武官喜多诚一将军对他的老朋友、也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中国国防部长何应钦说,如果中国军队不立即从华北撤走,“局

香月清司中将,他主张“严惩暴虐的中国人”,最终酿成了对中国的全面宣战。

势可能无法控制”。何并不反对与日本人有某种程度的合作,但他说:“如爆发战争,中日两国都将战败,惟有俄共与中共会得到好处。你现在不信的话,十年后看。”他请喜多诚一把这一警告转告日本政府,并明确说,中国人将“战斗到最后一兵一卒”。

日本公众对于中国军队大量开赴华北的夸张报道本来已经感到关切,他们对蒋的宣言表示愤怒。《日日新闻》发表社论称,中国的答复使日本除“破釜沉舟”外,别无他法。

只是到了那个时候,桥本的被耽误了很久的报告才抵达东京。报告说,卢沟桥地区一切平静,不必向华北派援兵。调兵命令取消了,连陆军统帅部内的扩张主义者也松了一口气,觉得危机总算过去。他们以为,蒋介石会同意宋哲元所签署的条款,中国又和平了。

宋哲元继续下令拆除北京市内街道上的工事,放宽戒严令。南方开来的客运列车终于可以开抵这个古老的首都。但蒋介石仍然没有表示愿意和解,双方谈判代表所担心的事终于发生:将近三星期来一直剑拔弩张的中日军队开始认真打起来了。事情发生在7月25日晚,地点是离北京约五十英里的廊坊车站。不到一个钟头,小冲突已发展为大规模战斗。日军向廊坊派了大批援军,拂晓时,十七架日机轰炸中国兵营。几小时后,日军占领了廊坊。

宋与桥本之间的友谊此时已无济于事。桥本的司令官已死去,新任司令官香月清司中将已到达。他是一个典型的军人,认为自己被派到中国是为了“严惩暴虐的中国人”。他电告东京,他为了实现和平解决已尽了一切努力,请求批准在必要时“使用武力”保护日本人的生命财产。陆军首脑同意他的请求,并命令向上海和青岛各派一个师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