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雪迹寻鸿

既然有隐藏的“大恶人”在西行途中到处散布“只要吃了唐僧肉就能长生不老”的谣言,那么,这个隐藏的人物一定对取经的团队以及路线非常了解,而且与妖魔( 至少是小妖 )曾经建立过某种联系才对——你若给我,我连妖魔都找不到在哪,又何谈造谣生事?

按照这点信息追查起来,发现最有嫌疑的竟是那陪同取经的“西天便衣”:所谓“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一十八位护教伽蓝”这一堆隐藏的小人物——造谣的难道竟然是这伙人中的一个?很明显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这群“西天便衣”无疑是西行道路上最苦最累最倒霉的组织:这伙人暗中保护唐三藏可算是吃尽了苦中苦,可到了西天封佛的时候,这几位却没有得到人上人的奖赏,甚至连提都没提一句——不闻不问也就罢了,但更倒霉的是,假如唐三藏有个三长两短,头一拨倒霉的就是他们!罪名则是:“信息不灵通,保护不得利,营救不到位,罪过很严重!”要说他们几个倒霉透顶的家伙有“消极怠工”的倾向我还能相信,若要说他们几个里通妖魔,造“唐僧肉”的谣,那便是滑天下之大稽!打死我也不相信的!

所以依我来看,欲知散布谣言的“大恶人”是谁,须从谣言的源头入手,而欲寻找谣言的出处,自下游溯源而上,其实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所以问题的关键,就着落在那十一家深信“僧肉传说”的妖魔身上。

按照谣言的传播规律来看,这十一家妖魔其实只是一批谣言的受众,在它们之上,还有着更为接近“谣言制造者”的幕后人物,为了更加接近真相,我们需要调查一下这些妖魔的来历以及身份,包括它们身后的主子,这其中可能会有很多重要的线索:

看到这张表,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野生妖怪姑且不去说它,单是后三栏的妖怪们往上溯源,那么能被当做嫌疑犯的人物几乎都是整部《 西游记 》中的大牌,他们分别是:

太上老君,寿星,观世音、文殊、普贤三菩萨,如来佛祖,四海龙王。

这其中除了寿星和四海龙王位置稍低,其他的无不是天庭与西天的政界领袖或是要员,但大牌虽是大牌,嫌疑总是免不了的,需要一个一个地过梳过篦。

先来看看太上老君,这老头子有没有制造谣言的动机呢?当然有!这位深居兜率宫的天庭“离退休老干部”,曾经与东天教主联手策划了“大闹天宫事件”,但由于如来佛祖的毁约而导致失败,他必须继续隐忍,继续面对高温锅炉烧他的丹——他憎恨如来佛祖,却不敢公然反目,因为他和如来佛祖之间既有牵连又有制约。当太上老君面对“西行取经”这种明修“弘扬佛法,拯救东土”栈道,却是暗度“提拔金蝉,招安猴子”陈仓的“佛教盛举”时,无论如何也是看不下去的,所以他极有制造有关“唐僧肉”谣言的动机:他要破坏如来的美妙计划作为报复,而又要除掉猴子为“大闹天宫事件”灭口,他虽不能亲自动手,却可以利用谣言借刀杀人,一方面可以最大程度的对取经团进行干扰和打击,一方面也可以看做是对猴子的一种折磨和报复,毕竟它是三藏的保镖。

由此想来,太上老君实在很有嫌疑。

再来看一看寿星,这位人间长寿学会名誉会长有没有制造谣言的动机呢?当然也有,不过他的谣言只是散布在比丘国一国之内,并没有扩张——在前部《 天涯道路 》中的《 鹿野问心 》篇中,我们已经揭示了事情的真相:寿星南极老人先是派白鹿下凡,化身为老丈,主动献上美女,一面消耗比丘国国王的身体,一面宣传道家长生之术,当国王病入膏肓之时,再要他去挖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入药,本来预期的结果是国王的身体豁然而愈,并且从此长寿,从此以后西域各国的国王都会羡慕长生,求教长生之术,使得他南极老人的神位遍布西域各国。但由于取经团的介入,于是他改变了计划,制造了“唐三藏的心肝入药可得长生不老”的谣言,这才引出了“猴子伏鹿”这一情节。也正因为如此,才能解释为什么十一家妖魔中唯有鹿国丈没有道听途说,而谣言的目标也从“唐僧肉”转移到了“唐僧心肝”。

由此可见,寿星的确制造了谣言,但并不是我们所要追寻的那一条谣言。

再看看观世音菩萨,她有没有制造谣言的动机呢?我觉得她是唯一不可能有嫌疑的人:作为西天第一行政秘书,如来佛祖的第一亲信,观世音菩萨在整个取经的过程中,担当了取经发起者、人员甄选者、日常稽查员、临时救助员以及灾难功过记录者这样五个身份,责任重大而艰苦,原来她以为三四年就可以交旨的任务,取经团硬是花了十四年的时间,难度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除了按照佛旨征用了太上老君的金银二童子下界为妖、犼下界去“消灾”,还有莲花池里金鱼意外逃窜之外,如果她还有力气去制造大谣言,再多引出几起大事件来折腾自己,这恐怕无论如何也是说不?去的。

如此说来,观世音菩萨没有重大嫌疑,但她亦没有制止谣言,她是一个谣言的旁观者。

接下来是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他俩有没有制造谣言的嫌疑呢?我想他俩散布谣言的可能性会比观世音菩萨的还小:虽然文殊菩萨的坐骑青狮曾出现两次,就算他养了两只不同的狮子,但这两只狮子原来都是没有听过“唐僧肉”这个谣言的——狮驼岭的青狮得知这个谣言,却是三魔大鹏告诉的。在他身上,实在找不出什么嫌疑。而普贤菩萨的情况和文殊菩萨大致相仿,他的坐骑白象,在没遇见大鹏之前,也是懵懵懂懂的。

所以,文殊与普贤两位菩萨的嫌疑是最小的,无关到甚至连谣言的旁观者都算不上。

再查可就查到了如来佛祖的头上,他会不会无聊到制造谣言去破坏自己精心策划的取经活动,陷自己的徒弟金蝉子于死地?这个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的:作为这次“西行”的总策划、总导演,他没有道理也没有必要这样做,所以他绝对不会是谣言的制造者!但并不代表他不是这种谣言的旁观者以及默许者——毕竟西行需要艰苦的考验,多几个妖魔出来闹一闹未必就是坏事,并且西天路上一些不利于西天政权的妖魔也需要假借猴子的铁棒除去。

由此可知,如来佛祖不是谣言的制造者,但他由于某些原因,支持并默许这种谣言的存在。

最后剩下的,就是四海龙王了,它们有没有制造谣言的嫌疑呢?这需要仔细研究一下。四海龙王分管四海及所有水域,其中南海龙王和北海龙王在《 西游记 》中几乎只是跑了一个龙套,真正活动频繁的是东海龙王敖广与西海龙王敖顺( 又作“敖闰”,下文通用“敖顺” )。

说起东海龙王敖广,真真算得上是整部《 西游记 》中猴子最亲密无间的朋友:虽然猴子曾经强抢龙宫的天河定海神珍铁,并且讹诈了“藕丝步云履”、“锁子黄金甲”以及“凤翅紫金冠”三件宝物,敖广为此还去天庭参了猴子一本,但也算是不打不成交,两个人竟然结成了深厚的交情:不独猴子每每有事都想起敖广,比如,火云洞、车迟国、朱紫国、凤仙郡等,而且敖广也是极为出力的;至于猴子有了烦心的事情,它竟也第一个想到敖广,比如,第一十四回猴子烦恼三藏,便跑去与敖广喝茶聊天,而敖广亦以“圯桥进履”的典故规劝猴子“不可图自在,误了前程……莫要疏久了你师父”,这份情谊,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所以,东海龙王敖广是绝对没有嫌疑的。那么西海龙王敖顺呢?它又是一个怎样的身份?它有没有制造谣言的动机呢?欲知敖顺清白与否,请看第三回《 探骊得珠 》。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