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企业的生命线(10)

关键观点

·安全库存水平是由企业确定的客户服务水平决定的。

·安全库存高低本身受需求及其波动程度、供应周期及其波动程度影响。

·安全库存成本是总成本的一部分。对于快速消费品或者很容易贬值的产品,必须考虑更新换代的成本。

4.为什么"一放权企业就乱,一收权企业就死"

企业在发展中经常面临着如何快速发展同时又能规避风险的问题,为了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常会采取放权政策,但却导致企业陷入混乱的境地。

放权给区域负责人、事业部总经理,企业往往能迅速成长,但很快就失去了控制。各大区、事业部往往成了封疆大吏,他们雄霸一方,不仅要权、人、政策,还要独立,企业很快就会出现群雄并起,各行其是,对上阳奉阴违的混乱状况。这些都将导致价格混乱,客户迷惑,成本迅速攀升,高管腐败,损公肥私,甚至违法犯罪的现象出现。

此外,各地独立的法人公司使得每个下级公司都有属于自己的财务、人事和研发部门,以及独立的绩效考核体系;分公司具有采购自主权,自行决定供应商和供应商管理体系。这种独立法人公司对立于总公司的管理之外的管理制度是否合理呢?

(1)企业放权与集中的度。

企业的组织结构一改,就会触动众多高管的利益,矛盾冲突由此而来。

中国企业尤其是一些快速发展的中型企业,开始是集中式的、靠领导魅力的、大跃进式的成长,经过几年的时间后成长为一个规模企业,但很快就进入瓶颈期。这时创业者开始招募贤才和空降兵,期盼他们能把企业带到更高的层次。但这些新召来的人员往往水土不服,很难做长,或者很快就与领导离心离德,两三年后就扔下一个烂摊子离开企业了。于是创始人又开始了新的改革,决定收回已分散的权力,实行相对统一的管理。而这样一来,员工开拓市场的热情就下降了,那些开拓型的员工感觉受到了束缚,纷纷离开企业,留下来的更多是愿意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工作的员工。这样一来使得企业创新、改革的氛围大大受限,保守、不愿冒险、繁文缛节的风气在企业里盛行,而安于现状、等待领导指示的求稳心态的人居于要职,中庸、长官意志增多;领导需批复的文件越来越多,领导感觉大权在握、一统天下,而此时企业已开始患上故步自封、陈规陋习的官僚主义的"大企业病",走入了这种"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

(2)流程是组织的血液,比组织更加重要。

企业唯有规范管理流程,才能走出这种"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

大型跨国公司组织结构历经百年,上述所说的问题也曾发生过,但在企业的发展中它们悟出再大的分支机构也必须符合其全球的管理流程,接受来自总部的审计。比如IBM在全球有近40万名员工,在170个国家有业务运营,规模庞大,但全球运转靠的就只是40个流程。再大的分公司,它与总公司的流程也是一样的,如果不一致,这个流程的负责人必须在审计前陈述原因,并报告第二控制手段。

(3)组织的设置必须符合供应链管理的原则。

目前国内企业的组织结构设置并不符合供应链管理原则,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设置多数是按照产品分类为主,比如电脑企业中的台式机事业部、打印机事业部等。企业应该以客户需求为主进行组织结构设置,比如银行客户部、大型国企客户部、跨国公司客户部等。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