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世事如棋人情非纸(3)

换而言之,皮普斯职务里的会长身份,比部长更能决定别人的命运。皮普斯没能为木匠谋得好差事,却给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那本书盖了章。如果皮普斯不给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盖章,恐怕全人类的科学进步就得推迟好几步。因为牛顿在该书中提出的万有引力,被后世科学史家认为:“就思想的创造性和力量或其成就的重要性而言,整个科学史上没有任何著作可以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相抗衡。”也许皮普斯给这本书盖章,只是一个例行公事的行为,但在牛顿的传记中没有他贿赂皮普斯的记载。而皮普斯这个“上等人”,对贿赂是来者不拒的。不管是火腿、餐具之类的小玩意儿,还是金币、马驹之类值钱的东西,他都要。当然,他有自己的“道德原则”,第一,绝不为干坏事而受贿,按中国人的话来说,大体是做顺水人情;第二,凭着运气给人解决难题,也希望对方在事成之后给些好处费。对于日后没给办成事的木匠夫妇,他算是提前要了好处费。这样的好处,不像金币、马驹、火腿、餐具那样具体(能退回去)。即使是吃了人家的火腿,需要退的时候,完全可以买一根(或数根)给人家,或干脆就折成钱给了,算是谁也不欠谁。但是,性贿赂这东西没法退。让自己的太太到木匠那里“顶账”吧,太太肯定不从。给木匠夫妇一些钱吧,好像是有辱自己与木匠夫妇的“友谊”。木匠夫妇呢?虽然没得到经济方面的实惠,毕竟皮普斯以海军部长之尊给他们这样的平民写过推荐信,这在当时也算一份不小的荣耀了。荣耀,面子,也是心理满足。心理满足就是效用往最大化发展的倾向。一场交易,就这样终结了。如果不是皮普斯自己觉得良心上过不去,把事情写在日记里,后人将永远不会知道他这个污点。木匠呢,仍然埋头在海军造船厂里干活,挣辛苦钱,他没情趣或也没文化来记录这件事。需要注意的是:牛顿时代的军舰是木制的,所以海军需要木匠;木匠的名字(其实是姓)因皮普斯的日记而被历史记住,他叫班格威尔,也有汉译为“白哥”的。现在来推想,当时班格威尔夫妇之所以没敢找皮普斯“算后账”,很可能是怕丢了眼下的饭碗,因为海军部长完全可以凭一个暗示就把班格威尔轰出海军造船厂。再文明点的手段是,关闭班格威尔所在的造船厂,至少也是停造班格威尔所工作的那只军舰。再说了,班格威尔夫妇没有有力的证据告倒部长。那时还没有凭DNA取证的技术。如果非要拿那封推荐信说事,即使人们不讥笑班格威尔夫妇不识抬举,也会发生收信人否认的情况。

3.3为什么会出现“勉强聚会”现象   

就本质而论,以人情为基础的分类标准所形成的交易圈子,只对极少数人有利,大多数人只不过为了一种若有若无的社会归属感而勉强参与而已。勉强参与是大多数人的心态,也是与我们在2.4节所讲的“卖掉赚钱的股票”一样的道理。希望在“勉强聚会”圈子里获得认可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事业有些成功但未达到一个圈子公认的程度,他(她)需要一种如同股票价格看涨似的评价;一种是处于较为困难境地、属于圈子底层的人,他(她)往往渴望圈子能够提供实质帮助。不幸的是,圈子几乎不可能对他(她)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圈里的“公议”会指出他(她)不值得帮助的诸种缺点。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