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我是最早的蚁族(1)

上篇职业篇

第1章“蚁族”需要面对现实

我是最早的蚁族

北大博士后廉思带领一批青年学子,对80后“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做了深度的调查,并给这个群体一个新名词:“蚁族”,他们的调查成果以《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后文简称《蚁族》)一书出版。这个群体有三个典型特征:“大学毕业”、“低收入”、“聚居的生活状态”。

如果拿这三个特征来界定,“蚁族”不是新生事物,十多年前就存在,而且不仅仅是北京存在,各大中心城市都存在。十多年前,我自己就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了。我在日记中对当时的生活状况有一段详细的记述:

那是一个极其炎热的夏日,离开武军(化名),我走在烟尘弥漫的马路边,右手提着装有我全部家当的旅行包,左手捏着四只面值一角的硬币。

我必须立即找到一个居住的地方。

我把四只硬币向空中一抛,然后在硬币落地之前一把抓住。这是我的一个带着玩笑性质的预测事件走向的方法。

摊开手掌:两只硬币正面朝上,两只反面朝上,吉凶参半。

今天有50%的可能找到房子,我想。

我沿二环路边步行,边走边问路边的农民有无多余的房子出租。

这时,慑于毒辣的阳光,人们大多躲在屋子里,虽有车辆不断从身边驶过,我还是有种孤独感。阳光烤得我直冒汗,灰尘和汗水很亲热,汗水流过脸膛,便留下一道道“黑水河”。

从上午10点一直走到下午3点,也没找到一个合适的空间让自己栖息,不是因为房租太贵就是房主没有多余的床借给我用。

“大娘,你们这儿有房子出租吗?”下午4点左右,我来到城南二环路外的城郊结合部。那里烟尘冲天,臭气熏人,垃圾堆成一座座小山,民工多如蝼蚁,简易棚一望无际——偶有一两栋农民的小洋楼鹤立鸡群般点缀其间,一条小路歪歪扭扭伸向远处,路面积着寸来厚的泥尘和垃圾,没走几步,鞋子和裤管便面目全非。我实在走不动了,身体状况也有些糟糕。

“有。你要一般的还是稍好的。”50来岁,一看就知道家底殷实的大娘说。

“稍好的怎么样?”

“小洋楼,阳台镶着瓷砖,巴适得很!”

我跟着她穿过那些垃圾山来到一幢小洋楼前。

小洋楼在一片田野里,如果忽略那些垃圾堆,这儿倒也能看到许多绿色,房内却并不像大娘说的“巴适得很”,墙壁斑斑驳驳,很脏,好几处露出了墙砖,一股浓郁的霉味弥漫着整个屋子。

“请问一个月多少钱?”我已害怕问这个问题了,可还是得问。

“一间180元,水电费另算。”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