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节:牵一发而动全身—股市的四大从众效应(10)

第三阶段是情绪爆发阶段。随着情绪不断强化与模仿,原本无组织的人群开始形成一个共同意向、共同态度的相对松散群体,引发出狂热的冲动性行为。

第四阶段是产生越轨阶段。人群中许多人开始出现去个性化现象与责任扩散心理,人群发生匿名者效应,许多人的自我控制能力迅速下降。例如,在观看足球比赛中,当场内出现争议时,只要有一个观众向球场内扔东西,就会引发群体的扔掷场面。

在群体感染中,情绪和动作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以致形成群众性行为。在某一群体中,当群体中的一个个体对全体所面对的情况做出反应的时间,这个群体的其他成员也会做出相应的举动来迎合,依此形成一种行为趋势。心理学家发现,在紧张的集体形势中,个体感到自己被迫行动,然而又缺乏指引其行为的规范,当群体中的某个人突然采取一种行动,他的行为就可能被其他成员看做是一项规范而加以效仿。这也就是社会心理学中所说的“紧急规范理论”。

群体心理的感染特征

群体心理的感染特征是一种追随别人行为的常见的心理效应。它具有以下特征:

1.自发性

群体心理感染不是预先有计划的,而是在偶然情境或事件的刺激下,由情绪激动的人群自发地汇集到一起产生的模仿行为。

2.暗示性

暗示的一个最主要因素是人数。众人一致的言行就会形成一种很大的暗示力量,“迫使”个体的行为服从群体的比较趋于一致的行为。暗示的主要作用是依靠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这样就使平时的社会控制失去了效力,人们的行为只是靠人际互动而产生。这样就使群体中的许多人似乎受到了一种近似催眠般的力量,成为“超人”。

3.狂热性

群体心理感染的投资者几乎都处于情绪激动亢奋的狂热状态,在激情支配下,缺乏理智的思考,盲目行动。

4.循环复制性

集体行为的反应是循环反应的一种,在集体中强调人们之间的相互刺激,因此,集体气氛如何,集体中的道德品质、行为规范如何,将会直接影响集体中具体成员的思想及其行为。

5.社会促进与行为感染

当狂热的人群聚集在一起,其情绪和行为就会相互感染,逐渐升级,于是产生去个性化现象。由于对原有的个性的丧失和对群体行为的认同,就会使一些符合集体要求的行为模式表现出来,一些个性化的行为模式就被压抑住了。

感染效应在股市中的作用表现

1.情绪传播

这种群体效应的实现并不是一定要使受感染者接受某种信息或行为模式,而是通过传播某种情绪状态来实现的。行情看好时,置身于其中的投资者们也会被感染表现出乐观情绪,甚至一些原来并不怎么看好的投资人,在看到大家都一致认为看涨之时,也会转而改变自己的观点,而投入到做多的行列。同样,当一些投资者由于某个利空传闻做出卖出反应时,害怕的情绪也会使更多的人相信这个消息的可靠性,难以摆脱大众的恐慌情绪,也加入到抛售的行列。尽管投资立场的转变通常也与个人的人格特征有关,但市场中的情绪感染作用不容忽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