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市场先生”是好友还是损友(5)

关于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人们普遍认为需求决定供给,如人们有穿皮鞋的需求,市场上才会出现皮鞋的生产与销售。不过,供给学派强调经济的供给方面,认为需求会自动适应供给。

一般来说,供需平衡时,市场价格就是正常价格。当供大于求时,市场价格低于正常价格;当供不应求时,市场价格高于正常价格。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有这样的句子:“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吧。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供需不平衡导致白菜在浙江能卖出好价钱,而芦荟在北京也能卖出好价钱。“洛阳纸贵”的故事正说明了供不应求,导致纸的市场价格成倍增长。

在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的关系成反比,即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例如,如果每勺冰激凌的价格上升了两毛钱,你将会少买冰激凌。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这种关系对大部分物品都是适用的,而且,实际上这种关系非常普遍,以至于经济学家称为需求规律: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需求量减少。

另外,供需的变化与市场环境的变化也息息相关。例如,当“非典”袭击中国的时候,全国食醋、消毒液、药用口罩的价格都上升了,一些日用品也成了普通消费者的抢购对象,这主要是因为突如其来的“非典”病毒造成了消费者对这些物品需求的剧增。在欧洲,每年夏天当新英格兰地区天气变暖时,加勒比地区饭店房间的价格就会直线下降。当中东爆发战争时,美国的汽油价格上升,而二手凯迪拉克轿车价格下降。这些都表现出供给与需求对市场的作用,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是通过价格来反映的。

但在少数情况下会出现相反的情形,即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价格越低,需求量反而越小。这种商品通常是社会上具有象征地位的炫耀性商品,比如钻石、古董等,它们常常会因为价格的提高需求量反而增加。

供求率

供求率是社会总商品量与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量之间的比率。它是商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在市场上的反映。

“读书人”为什么要砍半价——均衡价格

轶闻趣谈

冯梦龙的《笑府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读书人要到苏州购买货物。同乡的人告诉他说:“苏州人卖东西通常很贵,你要记得还个半价。不管他讨价多少,你还价一半,就对了。”

这个读书人听了,认为很有道理,便牢记于心。

果然,当他到一绸缎店买绸料时,凡是讨价六两银子的,他就还价为三两;讨价一两的,他就还价五钱。店老板见此人如此砍价,不高兴了,说:“算了,干脆你也不要买了,小店就奉送两匹给你吧。”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