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和公平是经济学中绕不过去的话题。经济学普遍认为,要强调公平,就要牺牲效率;而要强调效率,就难免要付出不公平的代价。因此,希望同时实现效率和公平是一种两难处境。
绝大多数人都希望同时实现平等与效率,但事实上这几乎不可能。要提高效率难免有不平等,要实现平等又要以牺牲效率为代价。在30余年的改革实践中,我国一直施行“效率优先”的策略,但人们发现,不公平状况的持续恶化对效率也会产生负面影响。不公平感会导致各阶层之间“分配性冲突”增加,从而影响经济增长。所以,经济学家并不能一味讲效率。
人们对于公平的理解也应该脱离“绝对公平”的桎梏,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公平永远是相对的。《百喻经》中有一则“二子分财”的故事:古印度有一个贵族,得了重病将不久于人世。他临终前告诫两个儿子:“我死之后,要合理分配财务。”两个儿子听从了父亲的教导,在父亲死后,将所有遗产分成两份,但是哥哥指责弟弟分得并不均匀。于是,一个老人给他们出主意说:“我教你们分财产,一定是平等的。将所有的物品全部破为两半,就是将衣服、盘子、瓶子、盆、缸从中破为两半,铜钱也从中破为两半,每人各取一半。”
在公平与效率难两全的情况下,经济学家也作了大致的分工,即“市场讲效率,政府讲公平”,要求政府尽快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而市场依旧是偏重效率竞争,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效率与公平的困扰。
知识链接
生产率
生产率是用来表示产出与投入比率的术语(即总产出与劳动投入的比值)。如果相同数量的投入生产了更多的产出,生产率就增长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是技术进步、劳动技能改善和资本深化的原因。
小孩为什么不来玩了——激励制度
轶闻趣谈
一个老年人喜欢安静,他选择住在环境优美的市郊,但有一群孩子每天都到这里来玩,很吵闹。老人很厌烦这些小孩们,不希望自己在如此吵闹的环境中生活,但是如果直接撵他们走,恐怕也达不到他所预期的目标。于是他对孩子们说,你们来陪我,我很高兴,以后我每天给你们一人5块钱,孩子们都很高兴。几天后,老人说,以后给不了这么多了,每人只能给1块钱,孩子们不太高兴,但也勉强接受了。又过了几天,老人说,以后每天只能给1毛钱了。这次孩子们不干了,他们很气愤:这么少的钱,以后再也不来了!
经济学聊天室
经济学的基本前提是承认人的本性是利己的,也就是说,人们行为的目标是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当老人对小孩们的激励逐渐减少时,小孩们都认为自己的利益已经受到了损害,不愿意再陪老人玩了。在这些小孩看来,过来玩是因为有金钱的激励,当激励减少时,他们当然愤愤不平。老人就是成功运用反激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