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还是不加(1)

目前在世界各国,加息或减息几乎成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代名词。加息这个说法如果放到美国,其含义实际上是调高美联储的联邦基金利率目标水平。联邦基金利率是美国的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如果调高联邦基金利率,就意味着美联储将在银行间市场上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卖出其持有的政府债券以减少货币数量,进而影响银行间资金借贷的价格,即利率水平。调高联邦基金利率目标意味着美联储将紧缩商业银行可提供的信用水平,或者说紧缩银根;而降低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则意味着放松银根。但如在中国,加息则意味着中央银行将直接提高商业银行的存款或者贷款的利率水平,同样也可以达到紧缩银根的目的。相对而言,我国的这种调节货币的手段对商业信贷的影响更加直接,同时与美国的手段相比,我国的货币调节方式更偏于直接干预,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两国的货币市场和银行体系的发育程度决定的。

面对持续走高的CPI,加息似乎成了控制它的灵丹妙药。2004年6月开始,美联储面对通货膨胀压力,连续调高联邦基金利率目标,从1%的目标低位一直调高到2006年6月的5 25%;然而不仅没有对通货膨胀起到明显作用,反而因为影响按揭贷款利率而引起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可谓得不偿失;而同时国际原油价格继续攀升,CPI仍然处于油价的压力之下,看上去没有受到调升利率的丝毫影响。这随之引发了一个问题:加息果真对控制通货膨胀十分有效吗?

与此类似的情况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德国也曾经发生过。当时两德刚刚统一,但东德工会同西德达成了一项协议,即要求东德工人与西德工人获得同样的工资,虽然东德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只是西德工人的一半。在得到工资后,东德工人将钱花在购买消费品上,结果引起了物价上涨。1992年,通货膨胀率达到了4%的水平。这个水平虽然看上去不高,但却已经超过了德国联邦银行设定的2%的上限。

德国联邦银行的本能反应便是提高利率。到1992年7月,银行贷款利率已经提高到9 5%的水平,但年通货膨胀率却只从4%下降到3 3%,德国联邦银行只好坚持继续调高利率。但由于同时德国还与欧洲的一些其他国家共处于一个货币体系中,亦即德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汇率相互挂钩,它们相互间保持汇率不变,但对外浮动。德国调高利率的做法使得这些国家无法承受,因为其中的英国和意大利国内还存在着严峻的就业问题,如果为了保持它们与德国之间汇率的固定,就必须跟着德国调高利率,这将会损害它们的就业和国内的经济增长。于是最终意大利和英国动摇了,它们退出了欧洲货币体系,大幅度贬值本国货币。虽然两个国家的货币贬值也有助于德国削弱国内的通货膨胀势头,但同时德国对这些国家的出口也受到很大影响。德国不得不为这场二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而付出代价。通货膨胀的恐慌最终以这种方式终结,德国最终放弃了高利率的政策。

事后德国联邦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奥特马尔?伊辛在解释为什么德国联邦银行不顾经济萧条的后果而提高利率时说:“这个水平的通货膨胀率是德国人民和联邦银行不能忍受的。你们必须正确看待德国的经历和人民的优越性,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阻止通货膨胀的进一步上升。有许多批评者认为‘统一的影响是特殊的,我们必须暂时忘掉通货膨胀’,但对于一个中央银行这是不能接受的。联邦银行为了维持信誉而斗争了几十年,而且我们也看到了这种信誉在统一过程中对我们的巨大帮助。”

捍卫自己与通货膨胀势不两立的荣誉,是一些中央银行家在面对通货膨胀时会坚持到底的原因;但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到,有时中央银行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而且有时候这种代价非常昂贵。

2007年,我国同样面对了一次物价的持续上涨,从第二季度开始,在肉类食品价格和房价等的带动下,我国的物价水平一直上涨到年底的6 5%,全年物价上涨了4 8%。随着物价的持续上涨,中国人民银行不断地出台紧缩政策,全年10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基准利率则调高了6次。虽然如此,但并未能遏制住物价上涨的势头。2008年年初南方的冰冻灾害以及国际上的粮食危机使得各种食品价格继续上涨,CPI最高时达到了4月份的8 5%,然而中国人民银行的基准利率自2008年年初起并未继续提高,最终物价只是在5月份开始受猪肉、蔬菜等食品供应增加的影响而开始下降。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