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基层管理者的泰罗主义启蒙
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管理水平的提升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中国的制造型企业来说,尤其要把提升管理水平的重点放到中层和基层环节。这几年一些企业的管理者都进修了MBA课程,实践加理论,管理水平提升了不少,可是怎么提升基层的管理水平呢?有些企业买了几千本教育员工的励志图书,天天强调员工要执行,要听话。执行没错,听话也没错,但是基层的管理者如果没有得到充分授权,没有自主意识,没有管理意识,是很难把高层的正确意图转变为高效率的执行的。一位担任央企高管职务的管理专家曾向我表示: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公司的高层管理者目前可以和波音、空客的高层管理者在一个水平线上对话了,可是人数众多的中层和基层的管理人员差距还很大,这是企业发展的瓶颈。 在中国制造型企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机会比效率重要,订单比质量重要。但金融危机给企业敲响了警钟,企业需借此机会提升中层及基层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徐明达老师的新著《怎样当好班组长》,就是一本面向基层管理者的读物。他也是《管理学家》杂志的专栏作者,十分感谢他给我机会在这本书前写一段话。
如果不做一个生产和质量管理专家,徐明达老师其实是可以做一名画家的,我有幸欣赏过他的山水和速写作品。艺术的感性和管理的思想性、技术性在一个人身上同时体现出来,这可以部分地解释他为什么如此受到学员的欢迎。徐老师画画讲究写生,这和许多靠临摹芥子园起家、临摹四王山水成家的画家大不相同,他的艺术积累是通过观察获得的,同样,他对生产和质量管理的深厚积累也是得于对各类企业现场的观察及实践。
《管理学家》杂志曾经系统介绍过泰罗、吉尔布雷斯、甘特等一大批动作研究的管理大师。而这些奠定了科学管理基石的伟人都是从观察和实践开始的,他们对效率的追求到了痴迷的状态。吉尔布雷斯通过研究,把砌砖的动作由18个变成5个,工人每小时砌砖的速度从120块变成350块。特别巧的是,徐老师在本书中提到他在一家食品企业帮助员工把包饺子的动作从十几个减为3个,效率大增,每人每天包的饺子从50盒提高到300盒。吉尔布雷斯本是一位建筑商,他研究砌砖比较容易理解,而徐老师并非食品工业的专家,他曾经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机械工程专家。当然,追求效率、改进质量其实是一种难得的也是非常必要的品格,对于不怎么在乎细节和效率的国人,尤其重要。我认为,这才是读本书最应该学习的精髓。在阅读这本来自于中国企业实践经验总结的,面向基层管理者的著作的同时,我们也是在进行一次泰罗主义的启蒙。
当下的一个基本共识是:中国的很多企业普遍缺乏科学管理的洗礼。如果有那么一天,让任何一位爱学习的管理者随口举出三个管理大师的名字,除了耳熟能详的德鲁克、科特勒,我真的希望你能说出 泰罗!
《管理学家》杂志执行主编
慕云五
2009年6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