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汪潮涌

汪潮涌的经历,说起来心酸,听起来令人羡慕,想起来又让人嫉妒。

他的苦痛,别人可能无法承受;他的成功,别人也许无法拷贝。但听前人一席话,必定有所得。在碧海蓝天中,汪潮涌驾驭自己的生命之舟,心如大海,扬帆远航,驶向自己的桃花岛!汪潮涌的人生,也许只能用“传奇”和“精彩”两个词来概括。

1965年,汪潮涌出生在湖北省蕲春,父亲是蕲春一中的老师,国学造诣深厚,深得大家的尊敬。

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席卷整个中华大地。汪潮涌的父亲被作为“臭老九”受到批判,母亲被诬陷为有“特务嫌疑”。父母双双被关进牛棚,不到一岁的汪潮涌被送到大别山伯父家里寄养。这一走,就是12年。

1980年,年仅15岁的汪潮涌考入武汉华中理工大学,也就是今天的华中科技大学。被称为“娃娃大学生”的他,一时名震全镇。在填报志愿之前,汪潮涌恰好读到一篇关于宝钢决策失误的报告文学。这引起了汪潮涌的深深思考,他开始认识到决策的至关重要。做一名好的管理者,成了他的奋斗目标。于是,汪潮涌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管理专业。

1984年,汪潮涌大学毕业,深感自己学识不足,决定继续北上充电。时值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研究生部刚刚成立,并开始招收第一批研究生。19岁的汪潮涌经过努力,一举考中,成为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最年轻的MBA。

1985年,由于在学校表现突出,外语颇佳,汪潮涌得到当时清华经管学院院长、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朱镕基的赏识。经院里商量,教授们决定把朱院长带回来的唯一一个留美名额分给汪潮涌。“天上掉下馅饼”,20岁的汪潮涌,第一次穿上西服,穿上皮鞋,手提一个破箱子,兜里揣着仅有的30美元,奔向大洋彼岸,开始了他纵横四海的求学生涯。

1986年,汪潮涌顺利获得美国罗格斯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并荣获金融学博士候选人资格。

1987年,年仅22岁的汪潮涌经过十几轮严格的面试,闯进大通曼哈顿银行,实现了自己挤进华尔街的梦想。在大通银行纽约总部,汪潮涌从事不动产融资证券化工作。

1989年,汪潮涌成功进行了房地产贷款抵押证券化工作,这一创新概念不仅为大通赢得了荣誉,而且延伸到美国众多金融资产领域,创利无限。

1990年,汪潮涌被窥视已久的标准普尔评级公司猎入麾下,担任纽约结构融资债券部副主任。1993年,根据自己在工作中的,汪潮涌写出了《企业破产概率与债信变化》,在美国《债信评论》杂志上发表,获标准普尔年度总裁奖并入选“普尔工商名人录”。至今,众多企业、银行、保险公司仍沿用汪潮涌这一新的评级标准。在普尔的三年间,汪潮涌参与评级的资产抵押债券总额超过300亿美元。

1992年,汪潮涌与当时工作在纽约律师事务所的李亦非结婚。李亦非,1964年生于北京,13岁获全国武术青少年组冠军,出演过《神秘的大佛》、《火烧圆明园》等影片。1985年,毕业于外交学院国际法专业,后赴美留学,获美国得克萨斯州贝勒大学国际关系硕士学位。1987年,进入纽约联合国总部公共信息部,负责制作电视广播节目《联合国呼唤亚洲》,并担任主播。1990年,李亦非任职于纽约市专业律师事务所,负责开展中国业务。1994年,任美国博雅公关公司中国区董事总经理,为英国石油公司、英特尔公司、菲利普莫里斯公司等知名跨国企业成功策划一系列案例。1999年3月至今,出任美国维亚康姆公司MTV音乐电视频道中国区总裁。

对于汪潮涌和李亦非的婚姻,华尔街的评价是“两个优秀青年的结合”。

1993年,美国著名投资银行,华尔街三剑客之一的摩根士丹利进驻亚洲市场,汪潮涌进入他们的视野,担任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高级经理。1995年,因业绩突出,汪潮涌被提升为摩根士丹利亚洲公司副总裁兼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这一年,汪潮涌刚刚30岁,是华尔街历史上最年轻的驻外首席代表,年薪超过百万。

1998年5月,正值中国用人之时,汪潮涌毫不犹豫地从摩根士丹利辞职,全职担任国家开发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顾问,报酬是象征性的一元钱。

1999年5月,汪潮涌在北京创办信中利投资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裁。信中利开张不到一年,就融资两亿美元,创造了中国民营企业的神话。之后,汪潮涌对搜狐、朗新、瑞星、百度、华谊等的投资都被奉为投资的经典手笔。

2005年,汪潮涌斥巨资组建了“中国之队”,参加“美洲杯”帆船比赛。填补了“美洲杯”赛事上,150多年没有中国人参加的历史空白。因此,汪潮涌被评为2006年的“时尚先生”,并被列入中国富豪奢侈榜探花。

2001年,汪潮涌被评为中国前20名最活跃的风险投资人(《数字财富》杂志)。

2002年,汪潮涌被评为“十大海外归来创业人物”(《中国投资》杂志)。

2003年,汪潮涌荣登《经济》月刊及《China International Business》杂志封面人物。

2004年,汪潮涌是《财富》杂志评选的“2004头脑风暴”——Aspen7之一。

作为投资人,除了信中利总裁这一顶帽子外,汪潮涌的头衔还有很多:国家开发银行投资业务顾问、世界银行/GEF中国节能项目顾问、中科院人才交流开发中心金融投资专家、北京市经济贸易委员会顾问、中华创业投资协会理事、首任秘书长、北京瑞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富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瑞士银方体育传媒公司亚洲区董事、第九城市独立董事、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欧美同学会商会理事和“数字中国联盟”创始会员之一等。

十年磨一剑,汪潮涌同样用10年时间来磨砺和规划自己的人生。

15~25岁,是汪潮涌给自己规划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时间。

25~35岁,走出校门,先把自己打造成一名华尔街的专业人士,然后再变成一个有实战经验的管理者。

35~45岁,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和事情,做一个成功的投资家;完成从经理人到创业者的转变。

45~55岁,完成从一个商业企业家向社会企业家的转变。更多关注社会层面的东西,帆船赛、出书、到大学讲课、慈善事业,这些都是汪潮涌想要做的事情。

55岁以后开始周游世界,寄情山水。

人生其实是根据条件在计划中随时变化的。汪潮涌说:“我想我是一个比较喜欢规划、但又经常修正自己的规划的人。20多岁在华尔街的时候,我就没想到有一天有可能创建自己的投资机构。1988年第一次上帆船的时候,也没有想到有自己的船队。在第一个十年规划中,博士学位没有拿到,就是一个没有预料到的事情。”

有舍有得,有放弃才有追求。正如汪潮涌自己所言:“大的决策都是在放弃和追求的转折点中作出的,放弃的成本很大,但追求所获得的收获更大。回过头来想,我总记得作家路遥说过的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关键处往往只是几步,尤其在一个人年轻的时候。’”

人生如潮涌,在汪潮涌人生的关键路口,他一次次用勇气、智慧和毅力成功闯关,谱写了自己传奇灿烂的人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