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魄江南载歌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这是唐代诗人杜牧对扬州的无限遐想,现代学者曹聚仁在《万里行记》中说:
扬州成为世界城市,有一千五百年光辉的历史,比之巴黎、伦敦更早。它是我们艺术文化集大成的所在,比之希腊、罗马而无愧色。
明清时期的扬州更是“天下三分明月,二分独照扬州”。钩人心魄的扬州在明清时期为何如此的繁华呢?支撑扬州繁华的基础是什么?是盐务和漕运,而这两项业务基本都由徽商垄断。
直到现在,扬州的说书人还有“这扬州城原是徽州殖民地”的说辞,当今的扬州人更以自己祖籍是徽州而引以为豪。扬州的繁华凸现出了两淮盐商的超级富有,作为两淮盐商中坚的徽商也成了徽州商帮的中流砥柱。我们就从“两淮八总商”之一的鲍志道的发迹史来看一下,徽商是如何成为两淮盐商以及徽州商帮的中流砥柱的。
鲍志道,字诚一,号肯园,生于1743年 (清乾隆八年)。虽然父亲鲍宜瑗“长贾于外”,但家中还是并不宽裕。鲍志道自幼读书,企图走科举入仕之路,由于生活困难,11岁就被迫弃儒服贾,出外谋生了。先是到江西鄱阳帮人打工并学习会计,后来又到金华等地做些小生意,再到扬州、湖北。总之,最初几年,由于没有资本,东奔西走,始终未找到一块立足之地。
20岁时,鲍志道又一次来到扬州。近十年的锻炼,已使他逐渐成熟起来。他胸怀大志,决心在这里干一番事业。扬州是两淮盐运使司所在地,从事盐业的富商巨贾都集中在这里。据说当时歙县大盐商吴尊德急需物色一名精明能干的经理,鲍志道和其他人一道前去应聘。吴尊德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考试:大家通过会计课目考试后,伙计给每个人端来一碗馄饨。吃完后,吴尊德宣布第二天再举行一次考试。翌日,大家都来参加第二场考试。谁知考题竟与头一天所吃馄饨有关,这下大家都傻了眼,一个个瞠目结舌。只有鲍志道答得完全正确,于是他被聘用了。这个传说的真实性如何,已难确考,但它说明了鲍志道确实是精明、心细。
鲍志道颇有才干,受聘后迅速进行整顿,革去弊习,建立新章,使吴家盐业大有起色,获利颇丰。当然他自己也得到了丰厚的酬报。
过了几年,鲍志道有了一定积累,就辞去了吴家差事,开始独立在扬州业盐。由于他已经积累了不少业盐经验,加上他的精明干练,很快就发家致富。
那时,清政府为了控制众多盐商,便于收缴课税,选择家道殷实、干练精明的盐商充当总商。总商实际上是官府与众商联系的纽带,政府通过总商传达有关政策法令,催收盐课,盐商则通过总商反映商人要求,总商代表商人利益和官府进行交涉。这种角色是很难当的,轻不得、重不得,否则上下都埋怨。鲍志道以其才干被选为总商,而且一干就是20年。他处事果断、公正,“自当事以若四方,经由一口与之,讫其殁无悔恶者。”可见其深受众商拥护,也得到了官府的信任。
清代乾隆末年,可以说两淮盐商已度过它的黄金时代,开始走下坡路了。由于政府对盐商的盘剥,造成食盐成本大大提高,这样销售到各地的盐价也就一提再提,于是私盐乘机而入,例如江西应是淮盐行销区域,由于淮盐价高,福建私盐大量涌入江西,造成淮盐滞销,盐商大困。此时正是鲍志道任总商期间,他代表盐商与官府反复交涉。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终于解决了问题,维护了盐商的利益,受到了众商的赞扬。
他还创立一些制度,促进了盐运事业的发展。当时淮盐都要经水运到各地,尤其是每年都有大量的盐船装载食盐沿江转运到九江、汉口等口岸,一遇风浪,时有盐船沉没,不少商人因此破产。鲍志道于是倡议,如果某舟沉溺,则众商相助,即在经济上给予资助,这样“以众帮一”,不致使其破家荡产。此议一出,立即得到众商响应,并切实得到执行,淮商称此为“津贴”。无疑,这一制度对促进盐运,维护众商利益起到了积极作用。正因为如此,鲍志道成为扬州著名大盐商,棠樾鲍氏也因此闻名两淮。
鲍志道不但在业盐上被商界推崇,而且他在致富后去奢崇俭、好义重礼,更被世人交口称赞。乾隆时期的盐商正发展到顶峰阶段,拥资百万、甚至千万的大盐商接踵出现。巨额的财富滋养了不少人奢侈无度的恶习。当时扬州盐商侈靡成风,一掷万金,夸富逞豪。鲍志道对这种奢靡之风非常反感,他对家中所有人乃至亲朋好友,都“以俭相戒”。他虽然拥资巨万,然其妻妇子女,尚躬自操劳洒扫之事,门前不容车马,家中不演戏剧,淫巧奢侈之客,不留于宅中。在他身体力行的倡导之下,扬州“侈靡之风,至是大变”。作为一个豪商巨贾,能够如此节俭,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鲍志道对自己家人严格要求,崇尚节俭,但对社会公益事业、慈善事业,却慷慨解囊,热心赞助。如扬州城内,自康山以西至钞关北抵小东门一带,地势低洼,雨天容易积水,行人十分不便。他于是捐资将地面铺高,并易砖为石。他看到贫家子弟无法就读,学业荒废,于是又在扬州捐建十二门义学,专供贫家子弟读书。在京师助修徽州会馆,为往来商旅提供食宿、存货方便。在家乡更是不遗余力支持公益事业,他生平独不喜建佛堂道院,但却钟情于书院建设。歙县本有两个书院,紫阳书院在城内,山间书院在城外,年久失修,并垂废焉。他慨然与乡士大夫合力维修,使紫阳书院焕然一新,还捐银3000两作为该院生员膏火之资。又捐8000两银用以修复山间书院。
钱势之交在鲍志道任职期间表现得尤为突出。鲍志道深知,盐业的兴旺,完全靠政府的庇护,所以在任总商20年期间,政府凡有军需、赈济、河工方面的事项,鲍志道总是率领众商踊跃捐输,赤心报效,总计向清廷捐银2000余万两,粮食12万余石,受到了清政府的一再嘉赏,先后敕封他“文林郎内阁中书”、“候选道”、“直奉大夫内阁侍读”、“朝议大夫刑部广东司郎中”、“中宪大夫内阁侍读”、“朝议大夫掌山西道监察御史”等头衔,虽然这些只是虚职,但这些荣衔却使他身份地位大大提高。他凭借这一身份以及雄厚的资财,广泛交纳四方达官显贵、耆宿名儒,如翰林院侍讲书法家梁同书、户部尚书朱王圭、大学士刘墉、内廷供奉户部主事黄钺、两江总督陈大文、礼部尚书纪昀、两江总督铁保等人,都与鲍志道过从甚密,交谊深厚。以至他死后,纪昀亲自为其作传并撰写墓表,铁保亲笔手书传文,朱王圭又撰鲍氏与元配汪恭人合葬墓志铭,真是备极哀荣,在盐商中可谓极其罕见。
贾而好儒是徽商的重要特色,在徽商看来,虽然服贾能够获得厚利,但只有业儒仕进才能亢宗显亲,大振家声,所以徽商致富后,总是迫不及待地让子弟习儒,走仕进之路。鲍志道也是如此。他有两个儿子,让长子鲍淑芳继承己业,而让次子鲍勋茂业儒。鲍勋茂先作为徽州府学廪膳生员,后由举人、内阁中书,历官至通政使司通政使,跻进九卿之列。1790年 (乾隆五十五年)入军机处学习行走,终于成为棠樾鲍氏中最为显达的人。作为皇帝近臣,鲍勋茂为鲍氏结交达官贵人直至皇帝打开了通道。乾隆年间,棠樾鲍氏屡受封赠,身价百倍,以及其家族能稳坐两淮盐业的首领地位,无不与鲍勋茂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