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高悬客必到:国货宣传振人心

运用各种媒介传播、强化某种消费者本身固有的、有利于产品销售的价值观念,来劝导目标消费者购买其产品、提高销售量,这是中外企业惯用的广告经营谋略。该价值观念可以是一种民族情感、一种对真理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等心理趋向。用广告宣传国货,是民族企业家宋则久吸引人们眼球的重要手段。

宋则久创办的国货售品所的游行广告,在当时的天津是一种新事物,吸引了众多人驻足观看。最早出动的游行广告,是由国货售品所同人组织的法鼓队领先,后面跟着几面大旗,上面写着:“劝同胞,用国货,富人民,强中国”。售品所的总理宋则久带领同人沿途散发传单,并作街头演讲。宋则久首创这种宣传方式,曾受到不少人的非难和讥笑,认为一个商号经理沿街叫卖,有失身份。宋则久却毫不在意。

多年来,宋则久用多种形式,宣传提倡国货,要求国货售品所全体职工都要用国货,不用洋货。宋则久有时甚至主动示范,身体力行,起到一种表率作用。清朝末年,比利时商人在天津建立电车公司,驶行电车,宋则久宁可自己走路,绝不坐比商的电车。从接办售品所之初,宋则久便发动职工,利用星期日或节假日,参加各种业余活动,练习演说,唱歌,演奏乐器,说相声,演话剧,变魔术,还练习京剧清唱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并不单纯为了活跃文娱生活,更着重于使职工掌握各种宣传手段,成为广泛宣传国货的能手。

北马路国货售品所大门两旁墙上镌刻着醒目的八个大字:“欢迎参观”、“随便入看”。售品所的后商场常常是宣传国货的演说场地。邓颖超、刘清扬都曾在这里登台演讲过。演讲以后,由国货售品所职工或约请外人在此演出各种文艺节目。宋则久还约请地方知名人士到各演讲所作宣传国货的演讲。在主持直隶国货维持会时,宋则久首创专门宣传国货运动的《白话报》,四开铅印一张,使用通俗易懂的天津味儿白话文体,比五四运动提倡白话文还早七年。他用白话,编了不少合辙押韵的顺口溜,来宣传国货。这里选出一段:国货好,国货好,人人尽用本国货,工厂多时闲人少。

国货好,国货好,衣食充足知礼仪,地方安靖盗贼少。

国货好,国货好,事浮于人工价涨,赚钱容易穷人少。

洋货好,洋货好,每年进口数万万,雪白银子不见了。

洋货好,洋货好,中国工厂立不住,穷人遍地怎么了。

救中国,用国货,国货畅销民安乐。

虽然自己是富人,须想中国穷人多。

穷人多,将奈何,安插救济人有责。

国货畅销工厂多,穷人工作得吃喝。1915年2月15日,宋则久创办了《售品所半月报》,由他主持编写、设计,在当时天津是独有的一份由商店出刊的报纸。《售品所半月报》的内容包括言论、要闻和小说,另辟“孩童小岛”栏目,刊登童话、歌谣等。这份小报用的是中国传统的毛边纸,先后出版了七年,为国货的售出立下了汗马功劳。

宋则久除利用各种手段宣传国货外,还采用各种营销方法,达到推广的作用。截至1926年的14年间,宋则久共举办国货展览会11次(每次会期一个月或40天),竞卖会七次,每次一个月;儿童选举会五次。在历次会上,或随货赠彩券,或随货赠选举票,或随货赠礼品、赠荣誉章、赠名人书写对联等,名目繁多,形式新颖别致,总以刺激顾客购货心理,扩大国货影响为主,收效甚大。

1915年夏,直隶国货维持会大会在天津公园举行了三天,大会场内陈列着80余个厂家的产品,散发传单,推销商品。有十余辆游行售货车在场内游行售货。“公园门上悬灯结彩,荷花池前,有售品所的花鼓会、音乐会,或吹或打。……此外又有各种戏法、西洋景、狮子鹤龄老会、卖艺的等等。又有卖饮食的,如炸糕,蜂糕、鲜货、干果……共有103家,可见会场人多,带来了丰厚的盈利。”三天大会有3340多人报名入会。展览会的“装饰与陈列皆格外完备,国货品类亦较前增多,游览人意想不到,无不见而惊讶,说国货竟有这些样东西。”

1916年8月和l0月又以工商研究会的名义举办国货展览会,以达到“衡量优劣,比较粗精,互受观摩,共筹共进之谋”。参展厂商已达144家,展品有397种。为了宣传国货,在两年之内,宋则久以一个商店独力举办了34次展览会,这在当时及以后都是少见的。

国人用国货打的就是爱国牌,在当时我国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国人购买国货,抵制洋货的行为已经衍生成为一种爱国的表现。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