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智慧:发达的数量意识

数学、珠算、会计等计算科技与商人的经商活动有着密切关系。晋商对这些计算科技的研究与实际应用是其生财之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代蒲州大商人张四敦,尤精通《九章算术》,凡方田勾股商法等,皆可妙解。盐商沈江对算学也有较大热心。明代山西汾州(今汾阳)商人王文素,早年随父到河北饶阳经商,自幼涉猎史书诸子百家,又由于经商的需要,他很小就练打算盘,尤长于算法。他收集了宋代杨辉、明代杜文高、夏源泽诸家的算书,精心钻研。到1513年(明正德八年)撰成《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

当时河北武清也有位喜欢数学的杜瑾(字良玉)。王、杜二人会于清河旅店,各陈所长,切磋算法。王文素的学问和外表,令杜瑾至为叹服,杜认为宋代杨辉及当朝金陵杜文高、江宁夏源泽、金台金来朋等名家,算法固然不错,但藏头露尾,俱以逢巧之法而证之,不够灵活通变,以至后人学之甚难。惟王文素以通玄活变之术,断成讲义,使人易学易懂。王文素在这本书的前言中也指出:算学是“普天之下,公私之间,不可一日而缺者”。他认为,对于算家,切不可以“六艺之末而忽之”。于是,“留心算学,手不释卷,三十余年”。1524年(明嘉靖三年),年已60的王文素倾其毕生精力编成《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全书共42卷,203条,117诀,1267问,分订12册。这是一部优秀的应用数学之作,内容之丰富,科学性之强,胜过明代钱塘吴敬《九章算比类大全》、安徽休宁程大位《直指算法统宗》。

王文素所著《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具有如下五个特点:一是包罗面广,实用价值高。不仅全面继承了前人的算学成就,并有所创新,如将“身前因”改进为“身前乘”,发展了“归总还零”除法,创造了“众九相乘”、“实位相同”等新法,对传统的开方法有所改进,并在立体图形的插图画法上,率先采用了现代轴图法中常用的正等测图法。此外,书中还可看到当时的税收征管法等内容,介绍了简捷速成计算法。所以王氏所著是一部比较全面的应用数学之作。二是深入浅出,通俗易学。全书中有释义、解题,并有绘图及算学口诀。三是校正了过去算学著作中的一些错误之处。四是珠算内容丰富,算法新颖,在明代诸多珠算书中处于高水平。

山西票号对平码银色的利用,更体现了他们发达的数量意识。

当时货币,通行白银,因此用以称量白银的平码,以及白银的成色,便最能体现数量意识在经商中的运用。但由于清政府对金融市场缺乏有力监管,各地平码都是各行其是,千差万别。关于平码,时人即称:“甚至同一地方,其货币称量所用之权衡有至数十种者,通国殆不下数千”。而银色同样多种多样,例如,官方通用“纹银”,在北京,便又有“松江银”,“马店儿松江银”与之并行,成色各不相同。在其他地区,也各有主要流通银种,如天津为“化宝银”,上海为“豆规银”,汉口为“估宝银”,广州为“番银”,等等。针对这种情况,山西票号创立了自己的平码标准,用来与各地平码进行对比换算,被称为“本平”。本平的创立,扫清了开展汇兑业务的障碍,有了本平,才能够通过折合,将各地不同的平码统一起来,使从不同地区收交的银两有一个统一的权衡。这不仅解决了汇兑业内部记账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确保了收兑的银两与兑取的银两重量一致,使得票号与客户交易公平,两不吃亏,从而使票号发展壮大成为可能。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