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扬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

中央电视台的《经济半小时》于1989年创办,至今已有20年的历史。它是中国历史上坚持时间最长的电视经济节目,也是始终站在中国经济最前沿的观察者、记录者和评论者。在上个世纪,它创办了“3.15晚会”,组织了“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发动了“国企改革”的全民讨论,推出了“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进入新世纪,它更全面且深入地融入了国内外经济社会生活之中,走到了普通百姓的身边。近年来,它以对股市、楼市、物价、社保等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深入剖析、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及时跟踪报道、对国家重大经济和社会政策的全面深度分析、对民生的深切关怀,在国内外确立了新型媒体的形象。被称为中国“第一财经媒体”,它应该当之无愧。

最近,这个在电视领域中堪称驾轻就熟的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又开始了新的尝试。它与被称为“中国文化产业改革先行者”的四川新华文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联手合作,推出了“中国经济红蓝书系”。我相信,凭借在电视媒体领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深厚素养,《经济半小时》与文轩携手,定会在图书出版这一传统的平面媒体领域中别开生面。

“中国经济红蓝书系”于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时期推出,有着特殊的意义。这场危机来得如此之迅速,影响面如此之深广,恢复的前景如此之不确定,亟待有深入、系统和多视角的探讨;“书系”加入这个探讨的行列,一定会以其独特的角度,为我们理解这场危机和探讨走出危机的路径给出新的解释。

如今,金融危机的最坏时期可能已经过去,危机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对于目前的形势,理论界大致有三种不同的判断:一是“经济复苏”,确定经济已经重回持续增长之路;二是“危机后”,认定危机已经过去;三是“后危机”,其落脚点仍在危机上,强调当前仍处在危机之中,止跌回稳仅仅意味着阶段性调整。我注意到,多数经济学家倾向于用后一种概括来判定当前的形势。在最近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上,胡锦涛同志也明确使用了这个概括。

多数经济学家都赞同“后危机”这个谨慎的判断,那是因为,一方面,造成此次百年不遇全球金融危机的一些主要因素基本上没有被根除;另一方面,危机中各国所采取的大量非常规的救助措施,其副作用正渐次显现。

导致危机的根源大致可在实体经济和金融两大领域中寻找。在实体经济领域,全球经济失衡以及与之互为表里的各国经济失衡问题,南北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有恶化之势;在金融领域,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合理、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的疏远化、金融监管的严重滞后、货币政策的效力递减、金融业的治理机制扭曲,等等,也基本上依然故我。

为了救助危机,各国政府均采取了很多强有力的非常措施。这些措施的正面作用,是迅速止住了经济的下滑趋势,其负面作用则是可能延长恢复的进程。这方面的表现,当推经济结构的进一步扭曲、天文数字的货币信贷投放、财政赤字情况严重恶化,以及市场秩序全面崩坏等最为突出。

旧患未除,又添新忧,人们理所当然对危机的恢复忧心忡忡。

面对如此之多的新课题和新挑战,我们当然必须加强研究,而且,我们需要具有各种知识背景的研究者们展开全方位、多角度、长时期的研究。正因为如此,我们欢迎“中国经济红蓝书系”的推出。也正因为如此,当“书系”的组织者们邀我作序,我便欣然应允并写下如上几段话。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