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3)

接下来,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个抢夺心智资源的有趣案例。

高露洁的总裁鲁本·马最近被《商业周刊》评为全美最优秀的六位企业家之一,在他准备退休之前能拿到这样的荣誉是非常值得祝贺的。鲁本·马之所以获此殊荣,是因为高露洁在他的领导下打败了宝洁的佳洁士,取得了牙膏领域的主导地位。我们给大家介绍的是高露洁如何在中国成功地狙击了宝洁的故事。

高露洁的制胜法宝其实可以一语道破,那就是抢先占领了“防止蛀牙”这一心智资源。在美国,佳洁士是防止蛀牙的第一品牌,但是高露洁看到了另一个机会。早在1992年的时候,高露洁发现中国整个企业界对心智资源的认识还很模糊,众多牙膏强调的是清新口气、洁白牙齿、消炎止痛等等,什么功能都诉求,还时常变来变去,而对牙膏类别中最大的心智资源“防止蛀牙”却没有一个品牌全神贯注地去抢占。高露洁知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必然对防止蛀牙的关注会越来越强,它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惊喜地看到这块地皮没人抢占,于是迅速进入中国市场,开始了单一而集中的诉求:防止蛀牙。有兴趣研究企业发展史的读者,可以把十年来高露洁牙膏所有的行为做一个研究,你会发现十多年来高露洁牙膏只说这四个字:防止蛀牙。

还告诉大家一个秘密,高露洁是第一个敢于和国内企业一起抢购中央电视台黄金竞标时段的外资公司。像宝洁这样的外资公司当时是以“千人成本”计算媒介投入产出比出名的公司,据它们的计算,中央电视台的竞标时段不合算,是不理性的。但是高露洁从迅速抢占心智资源这个战略高度来看投入产出比的话,却是大大值得,其回报就是高露洁迅速完成抢占“防止蛀牙”的定位并凭此领导牙膏市场。几年以后宝洁反应过来,用了比高露洁大得多的预算来反攻高露洁,结果屡屡落败。

大家不妨回忆一下,曾几何时中央电视台有两个非常相似的广告,都是拿着贝壳“笃笃笃”地敲来敲去,那是高露洁和佳洁士以这样的表现来宣传自己防止蛀牙。这里要说句公道话,这个广告是佳洁士原创的,高露洁应该说做了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既用了别人“防止蛀牙”的概念又用了别人的广告,拿别人的广告换一个品牌就推出了,等于是偷走了人家的米顺便还偷走人家煮饭的锅。但是商业战争没有事实,只有认知,消费者的认知就是事实。结果怎么样呢?很多消费者把这两个广告都当做是高露洁做的,大家觉得高露洁的广告量真大,防止蛀牙的印象更深刻。

前面我们已经谈过,一旦你成功定位之后,就拥有了这块地皮的产权,这就是属于你的地皮了。如果说竞争对手也要挤到这里来做生意,它就会把这一块地皮带得越来越旺。沃尔沃汽车之所以成为美国市场卖得最好的豪华汽车,功劳不是在于沃尔沃自身,更大的原因在于沃尔沃建立“安全”的定位之后,奔驰、宝马、凯迪拉克也纷纷诉求安全,这样就教育了消费者,选择豪华汽车最重要的标准是“安全”。由于沃尔沃汽车就代表了安全,于是它的销售起飞了。目前企业界流行说:一流的企业卖标准。当你在顾客心智中建立了品牌之后,你就掌握了一种标准,沃尔沃汽车就掌握了汽车业中安全的标准。

顺爽洗发水的吃亏也在于此,它是在按照飘柔的标准推广。因为“头发柔顺”这块地皮已经被飘柔牢牢地控制住了,顺爽根本拿不到产权证。当然飘柔近来正在犯错误,把品牌延伸进入了飘柔去屑型及营养头发型,但只要飘柔不继续错下去,顺爽只会把飘柔的地皮搞得非常红火,对自己来说没有多大的价值。

高露洁在这个方面就得了很大便宜,佳洁士投入越大,它就上升得越快。宝洁终于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最近佳洁士退了下来,调整了竞争策略,但是新策略仍不成功,后面我们还会分析原因。

高露洁是因为抢占了“防止蛀牙”这个本该属于佳洁士拥有的心智资源而成功的。现在,企业界的品牌意识已经很强了,这可以从工商局的注册量上反映出来,品牌保护意识高的企业甚至把相关领域的同名注册全给占了。现在的问题是,品牌仅在工商局注册是不够的,关键要在顾客的心智中完成注册才算安全,抢占顾客心智中的定位资源才算是将品牌真正注册成功。高露洁就成功地在中国消费者的心智中完成了注册,从而建立起了一个强有力的领导品牌,这就是高露洁在中国的圈地故事。

品牌战略的核心原理,就是通过定位占有顾客心智中的一块心智资源,抢占心智资源就其本质而言是一场新时代的圈地运动。高露洁比宝洁早一步登陆中国,自然可以圈到最好的一块黄金地段,然后从此财源滚滚。奥妮因错失定位而使企业失去了强有力的立足之地。工业时代与信息时代企业竞争的游戏规则很不一样,工业时代的竞争还在工厂与市场上展开,而信息时代的竞争地点是在顾客的心智中展开。企业要去争夺的是顾客心智中有限阶梯上的一席之地,即占有心智资源,建立定位。

中国加入WTO意味着全球1/5人口的心智资源重新融入全球的市场,让全球的企业公平地参与这场蔚为壮观的圈地运动。在如此庞大的一个人口基数中,任何企业只要能抢占其中的一个定位,一块心智资源,就有一个很可观的利润,而且是长期的利润。正如著名的历史学家黄仁宇所说:五百年来无此奇遇!真正的经营高手是不需要工厂的,他们玩的是一场智力游戏,比如耐克、戴尔,他们只要控制了消费者头脑中的心智资源就行,然后在全球寻找成本最低、服务最好的公司来为其制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