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设备让“专人专车”下岗了
前面提到了广播级电视天气预报制作系统,这个也想再赘述两句。这项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项成果,说起来又会连带出一串专业名词:三维图形工作站、视/音频联编、数字特技、演播灯控等。大家且不用管这些技术是怎么回事,它们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节目可以通过地下光缆传输了。
系统首次运用于1990年北京亚运会期间的节目(见图1-18),当时节目不仅为亚运会开幕式提供了精彩且精准的天气预报,而且把节目的次数提高到了每日7次之多。信息量大,形式生动,这期间的成功播出再次印证了电视天气预报的无限潜力。
图1-18 1990年北京亚运会时的天气预报片头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天气预报》节目播出的最初10年间,是由国家气象中心(中央气象台)每天派人把制作的成品节目带送到中央电视台,风雨无阻,而且必须准时准点。而在20世纪80年代初,曾经是工作人员骑自行车“护送”节目带去中央电视台。这样的故事今天听起来新奇甚至离奇,不过已经成为历史。1991年1月1日起,天气预报节目正式通过地下光缆向中央电视台进行传输,“专人专车”画上了句号。
1993年,主持人“跳”出来了
1993年之前,《天气预报》节目整体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不过在早期也偶有人出镜露个脸,这里仅找到两张历史珍贵照片,左边的是李娟(见图1-19)右边的是罗京(见图1-20),他们都穿着20世纪80年代初标志性的简易西装,身后是一张简陋地图,几种简单的天气符号附上了磁铁,吸在了地图上。
如果不是这仅存的两张照片,估计大多数观众都很难记得他们曾经也播过天气预报。
1993年3月1日,对于《天气预报》节目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这一天的节目,气象主持人从幕后走到了台前,第一个亮相的是宋英杰,接下来的几天分别是杨丽、赵红艳、崔淑萍、刘飒。随后中央电视台与国家气象中心协商确定,宋英杰、杨丽、赵红艳为《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杨丽在1994年离开《天气预报》,进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随后,裴新华在1994年,杨丹在1995年,瑞艳在1997年陆续加盟《天气预报》节目(见图1-21和图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