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企业采用传统经营模式,其利润可能是100万,1 000万,甚至1个亿,商业模式的力量就是要让我们企业的利润可以获得10倍的增长,同时它的时间可以持续10年。
在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中,伴随着企业做强做大,企业就完全有机会登陆资本市场了,2009年创业板的开启又将成长型企业上市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了。一旦成功上市,企业就具备了放大后的资本市场价值,按照现在深圳中小企业板的规律,企业资本市场价值往往就是企业年利润的25~50倍,见表11。
表11商业模式对比
运行模式 企业经营绩效
企业传统经营 利润为1
商业模式的力量 利润成长10倍、持续10年
资本的力量 企业价值为年利润25~50倍
金融危机的呼啸迩来给中国众多企业带来了重大影响,但“危机”意味着“危险”与“机遇”并存。“机遇”众多,其中企业成长最大的两个机遇就是商业模式创新与对接资本市场,而且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支撑。
到底什么是商业模式?商业模式与资本运营是什么关系?中国企业如何利用商业模式实现转型升级?我们将在本章帮助读者揭开商业模式的神秘面纱。
金融危机与商业模式概述〖*1〗
金融危机倒逼“商业模式创新”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本质是国际经济循环的失衡。形象地打一个比喻,在金融危机当中,美国经济得了病,中国经济也得了病,那么,美国经济得什么病呢?美国经济的疾病就是“只消费、不生产、不储蓄”,中国经济的病正好是另外一个极端,中国经济的疾病就是“只生产、只储蓄、不消费”。那么,这两个疾病哪一个病更重呢?哪一个病更难治呢?
我们再来打一个时髦的比喻,美国经济好比就是得了“猪流感”,而中国的经济可能就是“非典型肺炎”,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经济问题其实比美国经济问题还要严重,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猪流感相对而言还算好治的,治疗猪流感的方法主要就是休息、喝水,最多打打“达菲”就可以了。其实,这恰恰也正是美国经济救治、缓解的方法,对于美国来讲,“过度消费”是其主要病症,只要它减少消费的过度程度,加大储蓄力度,那么美国经济就会逐步走出困境并走向平衡。
我们再来看中国的经济,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就好比是“非典型肺炎”,中国经济当前最为严重的病症就是“产能过剩”,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中国经济长期的发展。中国人“只生产、只储蓄、不消费”,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面,中国积累了大量过剩的产能,而这些过剩的产能通过休息、休养生息是无法解决的,我们非常难以走出产能过剩的困境。同时,非常关键的一点,在这次针对全球金融危机的过程当中,中国在治疗以美国金融危机为代表的“猪流感”的过程当中,从某种意义上加大了中国经济未来患上“非典型肺炎”的可能性。
中国经济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当中,4万亿的投资计划,上半年73万亿,全年预计10万亿新增银行贷款,这些巨大的投资拉动都将进一步放大中国的产能,而这些产能的进一步放大,将加快中国产能过剩的被动局面。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在这次治疗美国“猪流感”的过程当中,某种意义上已经加大了中国经济未来几年出现“非典型肺炎”的可能性, 即产能严重过剩的集中爆发,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警惕。当然我们这里讲的是经济领域,不是说日常的生活健康。中国日益加重的产能过剩的严峻挑战,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家,都需要引起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