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结构调整迫在眉睫(4)

站在改革开放30周年的节点上回望,中国的进出口商品走过了一条怎样的结构调整之路?产品结构不断提升的压力和动力何在?在不同的增长阶段又体现出怎样的演进特征?即便是处于今天机电和高新产品统领出口江山的繁华构筑中,中国外贸又是否可以高枕无忧?

带着这些问题和思索,我们从20世纪80年代引入外部竞争、培育市场经济因素,到9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再到入世后外贸体制与国际全面接轨的三个特征鲜明的历史时期,再次“一路走来”。

2007年,中国GDP达到24.66万亿元,居世界第四位,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从1978年的1%上升到8%。进出口总额达到2.17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占世界贸易比重也从1978年不到1%上升到8%。外汇储备资产达到1.68万亿美元,世界第一。

记得在改革开放之初,从1978年到1984年,我国出口主要依赖初级产品,并没有发挥出劳动力的比较优势。这种贸易结构受当时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很大。直至1985年之后,出口结构才开始出现新的发展趋势,逐渐走上了一条发挥劳动力优势、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轻型化蜕变之路。

中国经济30年来的深刻历史变化,与我国外经贸体制的不断改革、产品和产业结构的营运优化、生产力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密不可分。出口奇迹的创造,从改革开放之初开始酝酿……

据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回忆,1978~1991年期间,外贸领域改革通过对内放权让利,对外引入外来竞争压力,以此培育市场经济因素。其时,改革的主要举措包括下放外贸经营权;鼓励出口,实行外贸减亏增盈分成制度,有地区差别的外汇留成,对出口产品实行退税等;建立全国性的外汇调剂市场,企业自有外汇可随时进入市场自由调剂;国家运用价格、汇率、利率、退税、出口信贷等手段调控外贸;在轻工、工艺、服装行业进行自负盈亏的改革试点。

出口比较优势一度丧失,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在我国出口中初级产品占主导地位,其中石油一直是中国最主要的外汇收入来源。这种较低层次的出口结构,仅仅是利用了自身资源不惜“血本”换汇而已,并未发挥出劳动力的比较优势。

据海关统计,1980年我国初级产品占出口比重的50.3%,其中石油和煤炭占了23.8%;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只有49.7%,其中主要又是加工程度较低的纺织品(如棉布、纺纱等)和矿冶产品,约占总出口的1/4左右。

这种贸易结构决定了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国际初级产品市场因石油价格变化而急剧变化,中国的出口也随之出现较大起伏。虽然在对欧美市场的开拓方面有所加强,我国出口在数量上扩大了,但反映在总体增长率上却不高。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1983年的出口产品结构在这一时期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从1983年的数据来看,我国的出口商品中,17大类(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电力、煤炭、石油、重化工、轻化工、重型机械、轻型机械、建材、重型林业产品、轻型林业产品、食品、纺织、缝纫和皮革制品、文教用品和农业产品)中有14类是亏损的,赢利的仅有石油(盈利率56.9%)、煤炭(盈利率10.4%)和建筑材料(盈利率8.6%)3类。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