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周易·系辞》本句为编者所加,旨在方便中国读者理解湿营销的核心思想。
个体与群体
1971年,欧洲社会学家亨利·塔吉夫TajfelHenri,英国社会心理学家,提出社会认同理论。曾做过一项实验,研究个体会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对某个特定群体情有独钟。
这项实验十分简单:
实验以十几岁的年轻人作为对象,研究人员向他们分别展示克利PaulKlee(1879—1940),瑞士著名画家。和康定斯基 WassilyWasilyevichKandinsky(1866—1944),俄裔法国画家,艺术理论家。绘画作品的幻灯片,然后根据每个人的喜好把他们分成两个小组。
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产生不同的群体身份感,即哪些人是“自己人”,哪些人是“圈外人”。通过这种潜意识的身份强化,研究者希望了解群体概念会对个人行为产生怎样的影响。
完成分组后,这些年轻人会依次被带到一个小房间,对其他受试者进行主观评价,选出谁给他们留下的印象最好。
绪言
评价问题的设计很巧妙,充分突出了群体意识对个人判断的影响。也就是说,受试者对每个问题的回答都必须考虑到自己和对方的关系是较为亲密的“自己人”还是相对陌生的“圈外人”。
那么,实验的结论如何呢?
按照大家的评选结果来看,所有的答案都反映出这样一个相似点: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所在小组的成员要优于另外一个小组的成员。无论实验规模如何变化,这种行为模式都表现出了惊人的一致性。
换句话说,假定有一个大家都不感兴趣的作品,而且孩子们所处的环境不会影响其主观选择时,在欣赏完之后他们仍会基于自己感受到的群体身份做出决定,哪怕他们并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人跟自己是“同一个战壕”的。后续的实验也表明,受试者即使在缺乏足够群体信息的情况下也会表现出高度的忠诚度。
塔吉夫的实验曾被广泛应用,其结论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的真实本性,以及人与人之间期望彼此联系的深刻而必然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这一结论同样也为正在黑暗中摸索的当代全球经济点亮了一盏明灯。这种令人无法抗拒的人际间联系的需要,正史无前例地预示着未来几十年的商业发展方向。在这个人类正大胆突破传统同时为无穷的选择和机会而目不暇接的时代中,正是我们内心深处的这种本性在引导历史朝着未知的方向曲折前行,它所造成的变化效应足以让最合理的预测都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