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勒密的地图

 

其他16世纪地图看起来也像是根据最后一个冰河期期间所做的全球勘测绘制的。土耳其人哈奇·艾哈迈德1559年的作品就是其中之一。哈普古德相信,这位制图家肯定接触过“极不寻常的原始地图”。(27)

艾哈迈德地图中最奇特、最震撼人心的特点是,上面画着一条连接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的土地,宽约1000英里。地理学家们称谓的“陆桥”的确曾经存在,就在今天的白令海峡的位置。最后一个冰河期结束时海平面上升,把它淹没在波涛之下了。(28)

公元前10000年前后,北半球各地的冰川迅速后退,浩浩荡荡的融水使海平面上升。(29)有趣的是,至少有一幅古地图上画着瑞典南部的冰川残迹。当时在这个纬度地区必定是白茫茫的一片冰天雪地。冰川残迹画在克劳迪亚斯·托勒密著名的《北方地图》上。绘于公元2世纪,出自最伟大的地理学家之手的这幅古典珍迹,好几百年间消失得无影无踪,直到15世纪才又出现。(30)

托勒密担任馆长的埃及亚历山城图书馆收藏着大量的古代图籍手稿。(27)他就是在那里参考古代原始资料画出他的那幅地图的。(28) 他参阅的原始地图可能至少有一幅是绘于公元前10000年左右的。这样我们就好解释为什么他画出了最具那个时代特点的冰川,还有“具有现今形状的湖泊……与冰川非常相似的溪流……从冰川流入湖泊”。(29)

也许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在此饶舌,说罗马帝国时代,也就是托勒密画他的地图的时候,地球上没有人知道北欧地区曾经存在过什么冰川时期,甚至15世纪托勒密地图被重新发现时也没有人知道这回事。事实上,我们根本不可能知道托勒密地图所显示的冰川残迹和其他特征,是怎样被我们自己的文明之前的任何已知的文明所勘测、想像或者发明出来的。

托勒密地图的含意是一目了然的。同样蕴意明显的是耶胡迪·伊宾·本扎拉1847年的另一幅地图——《航海图》 (30)。这张绘有欧洲和北非地区的航海图可能依据的原始图比托勒密的还要早,因为它绘出的冰川位置在瑞典以南很远的地区(实际上大致与英格兰同一纬度)。(31)它所描绘的地中海、亚得里亚海和爱琴海可能是欧洲冰盖消融之前的样子。(32)当然,那时海平面肯定比今天的低了不少。因此,看这些地图真是件趣味盎然的事情。比方说,看见爱琴海里有比现在多得多的岛屿就很会让人惊讶一番。(31)第一眼看去这张地图是有点怪怪的样子,但是,假如自本扎拉采用的原始地图绘成算起,时间已经过去了10000万或者12000年,这种差异就不难解释了:消失的岛屿是被冰川时期末期上升的海水淹没了。

我们似乎又一次面对一个消失的文明留下的指纹——一个能够准确地画出地球上广阔的地区的地图的文明留下的指纹。

需要什么样的科学技术、要多高的科学文化水平,才能担当这样的工作?

第三章 消失的科技文明

我们看到墨卡托1569年的世界地图精确地描绘了南极洲的海岸,与几千年前没有冰雪覆盖时一模一样。令人感兴趣的是,这同一幅地图上画的另一个地区——南美洲——的海岸线,却大不如他早些时候(1538年)画的另一幅地图。(1)

原因可能是,这位16世纪的地理学家先前画那幅图时,参照的是他收藏的原始地图,而画后一幅地图时,依靠的却是第一批去南美洲西部探险的西班牙人的观察和测量。既然这些探险家带回欧洲的是最新的信息,墨卡托听信他们也就无可厚非。这样一来,他绘图的精确性就打了折扣,因为1569年还没有能确定纬度的仪器。但他绘制1538年那幅地图时所参考的原始地图却似乎使用过那些仪器。(2)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