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澳门回来以后,孟振荣即安排方智平经常到上市公司蹲点,帮助上市公司按照自己的要求调整财务报表。梁聪则安排自己的分析师,推出一组系列化的专题报告,其中重点点评了司达尔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以配合孟振荣在这只股票上的大举建仓。点评文章先从行业分析入手,认为全国的饲料行业由于新开工的生产线先后投产,使得整个行业产能已经从供不应求过渡到了供大于求的状况。由于产品供给的大量涌现,必然的结果就是厂家陷入价格战的泥潭,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摊薄上市公司的利润。另外,随着上市公司新生产线的投产,固定资产的折旧也将大量侵蚀上市公司的利润。再次,上市公司这几年的管理成本大量增加,从当年的中报来看,管理费用大幅增长的势头有增无减。这都使得该上市公司1995年的经营状况不容乐观,提请投资者密切注意当中所蕴涵着的巨大投资风险。
有了股评连篇累牍的负面评价,加上1995年底大盘的再度走低,为孟振荣在底部大肆收集廉价筹码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从1995年9月起,孟振荣先将这只股票的价格从元打低至元,再将它拉到元,又再逐步打低。来回几个反复,在1995年12月时,已经将这只股票打低到了附近。他自己的仓位也没有闲着,当司达尔被打到低位的时候,他先将自己的资金买进。当司达尔被拉到高位以后,他又将自己的股票率先抛出。仅几个月的功夫,他自己的保证金已经从原来的50万增加到了200多万。梁聪和方智平也在暗地里跟着做,但毕竟比孟振荣慢半拍,收益没有孟振荣那么丰厚,但也不低。其实大家都知道相互之间的这个秘密,只不过是心照不宣。孟振荣心里也明白,目前大家的资金量都有限,根本不足以破坏整个坐庄的计划。
1995年10月13日,刚好是周五,由于家里有点急事,孟振荣到专户室时已经差不多快到11点了。
走进专户室以后,见大家只是在电脑前看着盘,似乎对今天的一条重要消息没有什么反应。孟振荣有点纳闷地说:“哎,我说各位,今天有一条重大消息,你们好像都没留意啊。”
方智平先问:“什么消息,我怎么没看见?”
孟振荣拿起一份证券报在各位面前晃动了一下:“看看,都好好看看。这么一条重要的消息,你们居然全都无动于衷,一点政治敏感性都没有。”
方智平抢先一步将孟振荣手上的证券报拿过来,从头翻到了尾,也没有看出什么重要新闻:“今早几份证券报我都仔细看了一遍,没看出有什么特别的啊。哎,老王,阿聪,你们看出有什么重要的消息吗?”
王友正说:“我也没看出有什么重要的消息。不过,国家信息中心有一篇宏观经济分析的报告倒是值得一读,但也只不过是老生常谈,没看出什么特别的东西来。你说呢,阿聪?”
梁聪说:“对,今天也就是那篇东西还有点可读性,别的可就没什么了。对于宏观经济的走势,实际上现在经济界的分歧也不小,而且都是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呐。一些人说,明年上半年可以实现软着陆,另一些人则认为,要到明年下半年才能实现软着陆。时间相差了半年,你到底应该相信谁?”
孟振荣说:“哎,要我说啊,出现分歧也是必然的,经济学家也是人嘛。而且经济学本来就是一门解释性的科学,更多的时候是对经济现象做出各种合理的解释。至于所谓的预测嘛,你也就把他当做地震预报好了。不过我说的不是这个。我说你们啊,都没有认真仔细地推敲一下这里面的政策建议,这可对我们的股市将要产生重大影响啊。”
方智平说:“我说荣哥,你就别再卖关子了好不好,你说说,到底是哪条政策建议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孟振荣拿起报纸指了指:“你们看看这条,建议央行适时减息,还不重要吗?”
方智平疑惑地说:“是吗,我怎么没注意呢?”
孟振荣接着说:“所以说嘛,看报纸没有抓住重点,看了也白看。”
方智平终于看到了这一条重要的消息,略有所思地说:“不过,这只是国家信息中心的一项政策建议,能有多大的影响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