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支股票说起(1)

1986年,时任纽约证券交易所主席的约翰?费伦访华。其间,他从中国国家领导人邓小平那里收到了一份意外的礼物。

这份特殊的礼物是一张面值50元的股票,发行股票的公司叫做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据当时的媒体报道,费伦非常高兴自己能够成为一家中国公司的外国股东。甚至当他发现票面上登记的不是自己的名字时,还特意飞到上海,亲自来到股票交易柜台,把股票更换为自己的名字。

这个后来被费伦带回纽约的珍贵纪念品就是新中国公开发行的第一张股票。在当时,它标志了这个国家发展资本市场的坚定决心。

那个费伦曾经造访过的小小的股票交易柜台——一间不足10平方米甚至连卫生间都没有的小房间——于1990年发展为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建立于1991年)。如今,上证所的市值已位居全球第六。

从小柜台到大市场

“成百上千的顾客拥挤在南京西路1806号的股票交易柜台前,有的人甚至前一天晚上就开始排队了,拥挤的人群几乎将柜台前的大门挤破”,这是1986年9月26日上海媒体对中国首日开展股票交易的报道。

当天,共有1540股售出,总额万元。共有两支股票挂牌交易:上海飞乐音响和上海延中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当时的市值分别只有50万元和500万元。

而来自证监会的数据显示,2007年年底,共有1550家公司在上海和深圳交易所挂牌,市值共计万亿元,是中国GDP总值的140%。上海证券交易所每日交易额都达数万亿。超过1亿中国人投资于股票市场。除此之外,两交易所还交易债券、基金、权证,在不久的将来还会引入股指期货的交易。

一直以来,外国人是不能参与A股交易的,尽管少数人可以得到一张A股的纪念品。然而随着中国股票市场的开放,到2007年年底,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能够投资A股的额度已达300亿人民币。

曲折的发展历程

1992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这是中国第一家全国范围内的证券监管机构。当时,证监会的架构是在参照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基础上设计的。

然而,经过数年的争议,直到1998年,全国人大才最终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证券法,它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这部法律第一次规定了证券发行、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的权利和义务,同时也清晰地描述了证券监管机构的权力和权威。

虽然如此,中国的证券市场却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而且股市运作也与发达国家的规则相去甚远。

首先,由于投资渠道有限,股票的购买者要远远多于出售者。由于股票所有权的分离,占公司股权绝大多数的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流通,二级市场上只有有限的流通股能够进行交易。在过去的20多年里,这一特征在中国股市发展进程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也导致了中国股市巨大的波动性。中国股市因此被冠为“政策市”,而远非一个真正自由的市场。

例如,在股市发展的最初几年,最早发行股票的飞乐音响等公司的股价在二级市场的买卖是固定的,并非靠买方和卖方自由协议。

1992年5月21日,政府决定放松管制,允许股票价格根据市场供需情况自由浮动。上证股票当日上涨。新发行的5支股票股价一飞冲天,比它们的发行价上涨了2500%到3000%。

国际通行惯例中,公司所发行的股票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但是在中国,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却被分为国有股、法人股和流通股。只有仅占总股本不到30%的流通股才能在二级股票市场上进行交易。

由于股票所有权的分离,二级市场的股票价格从来不能反映一家公司股票的真正价值。二级市场的流通股股价和未流通的那部分公司股票价格是脱轨的,且流通股股价要远远高于非流通股股价。

例如,在深圳挂牌交易的广东亿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曾经爆出一件丑闻。自1999年10月到2000年2月短短的70个交易日内,其股价由26元上涨到元。由于4家机构投资者的操纵,亿安科技股票成为历史上第一支百元股票。

此外,个人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从未能受到很好的保护。由于多数上市公司都没有年度股东大会,个人投资者无从将自己的问题反映给管理层。这导致许多上市公司的管理不透明。许多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或者母公司将上市公司看成圈钱的渠道,股票市场沦为内幕交易和资金挪用的场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