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婚姻真的只有一张纸而已——“胡兰成与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这句话终于将两人维系在一起,却没想到并不是快乐的开始。胡兰成对张爱玲确实是有帮助的——他们成婚的那些年是张爱玲写作的黄金时期,而战事也相对缓和。是的,他们拥抱过安宁与幸福。他们曾经彼此相爱,而胡兰成却没有如他说的那样“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从他选择背叛婚姻的伊始,张爱玲就应该明白,他们“回不去了”。
仅是短短的那么三年。张爱玲盛开然后迅速凋零。只需看看她所说的,“我将只是萎谢了。”她的爱,她的一切都已经被这场华丽的冒险抽空,张爱玲这个名字终究还是同灿烂烟花般绽放在夜空后凌乱地消失,只留下空气里弥漫的火石味。
情伤得太重,便是无法愈合好的。无关背叛,也并非不爱。或许是倦了累了。爱情上她唯一的聪明在于她没有怨妇般纠缠不清,说放手便是放手了,留恋也好舍不得也罢,却也是前一场梦的事了。
那以后的张爱玲果然同自己所说般销声匿迹。她隐居海外,日新月异的上海也开始慢慢淡忘她的存在——哪怕曾经的她是上海滩的一个传奇——现实是不会怀旧的。
张爱玲灿烂了一生,喧闹了一生,却是孤独地离开的。当她逝世时,这个已经被压在书柜最底层的名字才被再次记起。她注定要不同,也注定要孤独。她在现实中太傻,在梦想中太执着,于是她那颗心便被这两个相互排斥的世界拉扯撕碎。所幸她没有恨,无论是辜负她的爱人还是漠然的亲人。她不似七巧,到死才解开沉重的枷。
读着她写的书确实不多,却能感受得到她的文章是细腻的,却又透着奢华,悲凉和绝望。
最喜欢她的《金锁记》,只因为忽然觉得七巧的可悲。她怨了一辈子,恨了一辈子,最终却终是把自己给活活压死了。观者会笑她的痴傻,却不知每人都被这枷狠狠地压着。人类会记住仇恨,这是作为动物的本能。情伤也好仇怨也罢一点点积累起来,便成了枷上了锁,一日日沉重起来。要说不会怨恨的人,我坚信这世上是没有的。有了怨才能有爱,懂得什么叫爱,这同没有尝过苦味便不知什么是甜味有着相同的原理。
适当的仇恨并无大碍,除了让我们行动不便思想不快,却倒也能活得长久,又况且更多时候那锁的重量被时间带走,让我们终究忘却。只是七巧那般深刻的恨,却变得可悲起来。她不是逆来顺受的女子,于是在那样的环境下,终于造就了她的报复。只是结局能得到快活么?复仇往往并不能带来快感,却是更深的痛苦。说到底,她终究还是个平凡的小女子罢了。她的思想单纯,却叫仇恨利用,那悲剧是她酿造的,也并非她酿造的。错与对谁又说得清?无非是为了自己,遵着想法做,无法预测到未来罢了。人都是自私的。
我喜欢故事的结局。很平静的结尾,很一贯的张爱玲风格。七巧淌下了泪,她终于是解开了那架了一辈子的锁。她走得自由,也走得安详,此刻的死亡却正是她的解脱。人走了。烟散了。仇怨自然也没了。
在写《半生缘》的时候,张爱玲同胡兰成离婚了。现实中她不是个好演员,却绝对是个技巧高超的导演。她乐于揭穿虚伪面具下人性的丑恶,当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也变得苍白无力,那些被努力维持的薄冰开裂时,梦幻般的泡泡便也破了,湿润了我们的掌心,落下一串串细细的泪。我不知道这片泪水是否也暗藏着她那颗支零破碎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