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总是在诗外(2)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一项工作做得好坏,很多时候也在于除了正常的工作以外,你花了多少工夫来研究它,琢磨它,并为之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我们以绝大多数组织集体,不管是政府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都必然发生的述职工作来举例说明。不少人,工作干得好,但因为不会述职而得不到领导和同仁的认可。而有些人,却因为述职到位而让领导和同仁了解了他的功劳和苦劳,从而得到奖赏提拔。

不少人以为,述职,就是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向领导和同仁展示自我,因此,临场发挥决定了述职的成败。而对于那些不擅长即兴表达的人来说,很难有成功的可能。

其实,这是一个误会。要把述职工作做好,绝不是靠几句夸夸其谈的语言就可以的。实际上,一次述职的成功,百分之九十是在于这之前的思考和准备。没有准备的述职,要么就是被别人的问题问得措手不及、支支吾吾,要么就是信口开河,忽悠得别人一愣一愣的。

真正述职的功夫,不在述职中,而在述职外。也就是说,你把一切都想好了,预备到位,那么,就算你的即兴口才一般,在述职中也可以把你的工作成果汇报得扎扎实实,让对方了解得清清楚楚。

述职前,我们要做的准备工作,因职业、职位的不同可能千差万别,但也有几条原则是人人都需要去遵守的。

1.把思路理清楚,有条理地写下纪要

想清楚了才能说清楚,思路不清,自然就不知道从何说起,再好的口才也会词不达意。因此,述职前的思路整理、言辞安排就很重要。这个整理安排光是用脑子来想、来记还不够,还需要用笔把它们一条一条记下来。人类的记忆系统,日常事务性的记忆是最容易损失的,即便是记忆力强的人,24小时后的记忆量也只剩下了70%~80%。那些光凭记忆来述职的人,恐怕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吧——总是有事落下没说,或者说着说着脑子就乱了,甚至当场卡壳。

我们常说那些脱口秀节目的主持人幽默风趣、滔滔不绝,似乎脑子快得不得了。但你有没有发现,他们的手中总是拿着一摞小卡片?其实那就是他们按照节目的要求事先就做好的提示卡,一是保证节目按照既定的计划流畅进行;二是在什么时候主持人之间,主持人与嘉宾之间应该怎么配合;三是一些精彩的“包袱”写在提示卡上,到了时机刚好就能抖出来。述职纪要起到的也是类似的作用,它会使你的述职完整、精彩、流畅。

其实,我们用笔在纸上记录时,不但可以保证没有遗漏,还可以开拓自己的思路,想出更多的建议和精彩的话语;还能够分清主次,理顺功、过之间的联系,并写明最恰当的方式,这样的述职不但完整,而且完美。

2.学会“揣摩上意”

在这里,“揣摩上意”并非是投机取巧,也不是以虚掩实,而是说,我们应该先考虑清楚,你的工作思路,是不是和上面要求的一致?不能是你自己认为没错,上面却不认可。这样,当你述职时,就不会“我认为”、“你认为”地和领导发生冲突了。

其次,你要预先想到可能面临的一些提问。即便是你的功劳不少,但大多数人都不喜欢赞扬而喜欢批评。他们理所当然地会提出一些问题来让你解答,这些问题甚至可能是不怀好意的。尤其是牵涉到一些职位的竞争、利益的冲突时,这样的情形更是难以避免。而当你事先揣摩到了这些可能发生的问题,并事先预备好答案,在述职的时候,就会显得挥洒自如,左右逢源。领导也会从中看出你思维的严密性,并对你的这种能力和气度赞赏有加。

还有,领导第一时间想要了解什么?最重要的是想要知道什么?揣摩到了这一点,你才会在自己做述职准备时,预先设计好程序——先讲什么,后讲什么;什么事重点强调,什么事一笔带过;什么话当讲,什么话不当讲……这样,到了真正述职时,你就可以学会不说套话、不兜圈子,将领导的注意力直接带到核心问题上。

3.准备实在的“干货”

有功劳的人,应该用一些确切的数据、表格、实例等作为证据来说明自己的成绩。任何动听的语言,都比不上事实更有说服力。一次成功的述职,不是口才表演,也不是喊口号式的表决心,更不是王婆卖瓜式的自夸。大家想听到的是干货而不是水货。“言之有物,论之有据”是我们述职成功的基础。

述职见功夫,是因为在述职之外我们所花的工夫,所有的工作其实都是如此,“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果谁以为平时不思考,临时就可以抱到佛脚的话,那他就大错特错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