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租界捕房意外收获(1)

民国二十二年10月12日晚,坐落在河南南路、江西中路间的四马路上的美国总会俗称花旗总会。里灯红酒绿。来自公共租界的英、美、德、奥、意、俄、西班牙等国以及法租界的警务处、总巡捕、各捕房要员,借西班牙国庆日庆典活动在这里聚会。

花旗总会的由来很有意思:上海开埠不久,旅沪美侨在虹口一带建立了美租界。1863年,美租界与英租界通过“租地人会议”协商,合并为英美租界,也就是后来的公共租界。1916年2月19日,美侨庆祝华盛顿诞辰184周年,却找不到像样的场所,只得假座礼查饭店举行酒会。1917年7月4日美国国庆时,美侨暂借今南京东路、河南中路交会处附近的“殖民银行”当年的门牌号为南京路33A。楼上,宣布成立美国总会。据别发洋行1920年出版的英文版《上海游客及侨民手册》记载:美国总会允许其他国籍的侨民加入,入会费为每人50美元,每月需缴纳7美元会费。

1918年协隆破产,宣布变卖地产,美国总会遂买下了这块位于五洲大药房东侧的地块兴建美国总会大楼。大楼由设在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9号的美商克理建筑画测公司(Curry RA)聘请著名建筑设计师匈牙利人邬达克设计,由华商鑫记营造厂中标承建,于1923年5月破土动工。

总会大楼共五层。底层扶梯后为餐厅,东面是酒吧,西面是弹子房;二楼设有休息室、扑克室、麻将房、阅览室、舞厅等;三楼以上为客房,供会员住宿用。这座大楼内电梯、水汀、锅炉一应俱全。

美国总会就其规模、设施上来说已胜过了广东路外滩的英国上海总会。

公共租界、法租界捕房的高级官员们在这里举行一年一度的工作例会。

说是工作例会,其实就是一次情报交换会。

以往的年会,多数是在地处黄浦江西岸的外滩英国总会举行的。

如今,风水轮流转,美利坚合众国的综合国力逐年上升,老牌殖民主义者的英吉利大不列颠王国不得不对这位正在崛起的同宗兄弟刮目相看。由此,各种会议及活动,也该到了大家轮流坐庄的时候了。

就以总会的设施与规模来说吧,位于福州路23号的美国总会让英国人自叹弗如。先进的设施,舒适的休闲场所也令法租界的总巡、警官们乐意常来常往。由此,举办年会,这里就成了无人争议的首选之地。

这个世界其实很现实:谁的实力强,谁就有话语权,就能对所有的事务说“Yes”或“No”!

这条道理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不论到了什么年代都这样!

可是,还有一句老话,叫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美国人渐大渐强,并不意味着法兰西共和国也能渐大渐强;相比之下,英国佬在法兰西人面前还能充大,照样可以摆出一种自傲的“Pose”!

罗兰德·萨尔礼(Roland Sarly)微笑着握着一杯来自波尔图多美度区的红葡萄酒,可惜笑容并不生动。

笑容可掬的公共租界巡捕房总巡罗斯主动走到了萨尔礼面前,一起举杯、碰杯,以示问候。这种主动问候、示好的行动来自于一种对骄人业绩的成就感,其中,还蕴含着一种嘲弄。

法租界的安全比起公共租界来说更为糟糕,可以说是每况愈下。

前些年,公共租界的治安状况一直是工部局为之头疼的事。尽管“越界筑路”后租界的地域得以扩展,地盘大了,但闸北、沪西那一大片的土地上的贫民窟里却是犯罪的多发地区,被俗称为“歹土”。然而,经过精心治理,公共租界的治安情况已大有起色,这是罗斯自豪的本钱。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