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领袖毛泽东 第三部分(10)


  
  毛泽东对于我军、我党由农村向城市开始过渡的时候,是何等的小心、谨慎啊!今天当我们再重新读上述这封很长的电文的时候,仍然会感到毛泽东在下笔处理城市问题的时候,他那只握着毛笔的大手显得是那样的沉重!
  
  与此同时,毛泽东在解决了北平、天津的问题之后,对绥远问题也作了明确的部署:“绥远方面我只有姚酷八纵不到一万人,战力很弱,而傅、邓两部则有三万人以上。目前只好暂维现状,谈不上军队改编。至于停止战斗,恢复通车,双方派人联系 (由井泉主持)等工作,则可立即开始进行。”
  
  毛泽东在北平、天津解放之后,为什么不立即派东北野战军或华北野战军出西口解决绥远问题呢?因为他在下一阶段的战略构想是:“为使东北全军于解决北平问题后,能立即进入休整,应付迅速变动的全国局势起见,太原作战以华北部队担任为适宜,但你们必须配属必要数量之炮兵。”
  
  说到解决太原问题,在毛泽东的战略棋盘上同时走着两步大棋,那就是以北平方式争取和平解放,或以天津方式武力解决。为了减少人民不必要的牺牲,曾给平津前线司令部及彭真、叶剑英等同志发电文:
  
  据悉,北平郭宗汾告阎锡山称,北平已于二十二日晨休战,并称,今后发电及郭个人自由能否获得,恐成问题。另据息,郭宗汾、王怀明、梁化之……(以上六名为阎军师长)等之家属,现均在北平。请你们注意对郭宗汾、王怀明及阎军师长在北平之家属拉一把。请叶剑英入城后经傅作义、邓宝珊介绍,找郭宗汾谈判和平解决太原、大同问题,郭宗汾在北平的电台亦让其存在,不要没收。
  
  毛泽东对阎锡山是非常了解的,因此,他决不把牌全部压在和平解放太原上。也就是在发上面那封电报的同日,他又下达了解决太原兵力部署的电文:
  
  (一)北平和平解决后,太原亦有和平解决之可能。华北第一、第二兵团大休整,应放在夺取太原之后。(二)杨(得志)、罗(瑞卿)、耿(飚)、杨(成武)、李(天焕)待林(彪)、罗(荣桓)派出接替所任防务之部队到达后,即开至石家庄附近休整半个月,即向太原开进。(三)东北临时配属之两个炮兵团,即直接向大原开进,受徐(向前)、周(士第)、陈(漫远)指挥,控制太原一切机场,迫使阎匪谈判,和平接收大原。如阎匪顽抗则待华北二、三兵团到达后,实行攻城。
  
  到这时,毛泽东才从瞬息万变的平津战役中解脱出来。但是,当想到北平和平解放的意义之后,他仍忍不住兴奋的心情对身边工作的同志说:“北平和平解放具有世界意义。这不仅减少了敌我伤亡和损失,更重要的是保护历史文物古迹,使之免遭战争的破坏,对我们的子孙后代大有好处。全世界的友人都会拥护我们这样做的。”
  
  卫士长阎长林听了毛泽东的这番话,打内心是高兴的。但是,他最清楚平津战役能取得这样的结局,是毛泽东用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换来的。因此,他有些心疼地说:“主席,这些日子您很少睡觉,昨晚又紧张工作了一夜,现在该睡觉了。”
  
  “不!”毛泽东摆了摆手,“走,我们到李家庄去看符定一先生去。”
  
  符定一,字宇澄,又字梅庵,湖南衡山人。他于一八七七年生于一个满门书香的世家。幼年入私塾,饱学五经四书,较为全面地接受了传统文化,后考入衡阳府师范学堂,毕业后转入京师大学堂(即北京大学前身)。在这期间,他逐步开始接受西方文化。毕业后任资政院秘书。后回湖南从事教育工作,历任岳麓书院院长、湖南省教育总会会长、湖南高级中学校长、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校长等职,堪称湖南近代开一代先河的大教育家。一九一二年,也就是他在长沙创立湖南全省高等中学并任校长的时候,年方十九岁的毛泽东从韶山来到长沙应试,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该校录取。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