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领袖毛泽东 第二部分(10)


  
  中共代表所提的任何条件都是听命于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
  
  也就是在天津解放当天深夜里,毛泽东再次审阅了有关和傅作义会谈的来往电文,遂于十六日清晨寅时,向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等发去了指令性的电文:
  
  对于傅作义所提我军数日内暂缓入城及由傅我双方组织联合委员会,临时接管市政,然后过渡到完全由我接管,你们不要正面拒绝。我军事实上不能在数日内入城。敌军开出城外时,我军入城分布接管各处的若干天内,不但需要傅方协助维持秩序,而且必须责成傅方维持秩序。北平旧市政府及其下面各局、所,特别是警察、自来水、电话等机构,若干天内均可让其暂维现状,听候逐一接管。
  
  接着,毛泽东又于当天再次致电林、罗、聂:“傅方要求军队出城,不要弄得太远及各部驻地不要过于分散,这是惧怕缴械的表示。我们意见,第一步你们可以答应他们这样做,使他们放心出城。地点似可指定通县、香河、三河区域。第二步再照你们所拟办法将彼军分散插驻我军各纵之间,实行整编。第二步办法现在不要过早提出。”同时为防傅作义中途有变,他还电示;“积极准备攻城,此次攻城,必须作出精密计划,力求避免破坏故宫、大学及其他著名而有重大价值的文化古迹。你们务必使各纵首长明了,并确守这一点。让敌人去占据这些文化机关,但是我们不要攻击它,我们将其他广大城区占领之后,对于占据这些文化机关的敌人再用谈判及瓦解的方法使其缴械。即使占据北平延长许多时间,也要耐心地这样做。为此,你们对于城区各部分要有精密的调查,要使每一部队的首长完全明了,哪些地方可以攻击,哪些地方不能攻击,绘图立说,人手一份,当作一项纪律去执行。”由此可见,毛泽东不仅为和平解放北平耗尽了心血,而且还为保护古都的文化古迹费尽了心机!
  
  自然,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于一月十六日由通县宋庄驱车赶来六里桥,与邓宝珊等人谈判的时候心里是很有底数了。因此,林彪一开始就说:“现在整个形势都对我们有利,死守北平是不可能的。但为保障北平居民及城市不受损害,我们仍希望和平解决,但不可再拖延时间。”
  
  对此,邓宝珊等还有什么话好说呢,唯有喏喏称是。
  
  接着,林彪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精神,向傅方的代表邓宝珊提出了如下的条件:
  
  一、限傅部一个军一月二十一日先开至北平城外十五到三十公里的地区,其他部队再陆续开出;
  
  二、在德胜门设立开出傅部队的联合指挥所;
  
  三、这一行动实行后,我方可派军政负责人入城。
  
  邓宝珊一行认为林彪所提条件合情合理,遂当即表示:完全可以照办。接着,他又以商量的口吻说道:“为尽快促成北平和平解放,你们可否派一位代表与我一起入城呢?”
  
  “可以,代表人选问题晚上再通知贵方。”林彪答说。
  
  接着,邓宝珊提出“可否试探傅作义的去向”。林、罗、聂表示:“只要傅能真正站到人民方面来,以赎前衍,我们是不会亏待他的。”邓宝珊“再次询问他能否接替傅作义的担子”。林、罗、聂答复:“希望傅作义继续办理北平和平解放事宜。”实事求是地说,这次会谈由于执行了毛泽东定的方针,整体气氛是友好的,并很快达成了《北平和平解放初步协议》。同时双方商定,等邓宝珊回城向傅作义报告后,再与随他进城的中共代表修定和签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