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赴金(13)

眼见金兀术北撤受阻,金军将领挞懒急忙派太一率军支援。

此时的黄天荡热闹非凡,金兀术驻军长江南岸,韩世忠驻军金山脚下,太一驻军长江北岸,双方形成对峙局面。

韩世忠的水军用的是海舰,优点是船体高大,稳定性好,攻击力很强,缺点是借风力航行,如没有风,则无法行动,容易受到攻击。

金兀术正是利用宋舰的这一特点,在一个无风的日子,万箭齐射,发动火攻,宋军的舰船因无风而动弹不得,陷入火海,化为灰烬,宋军几乎是全军覆没,惟有韩世忠只身退回镇江。

建炎四年(1130年)四月,扫清障碍的金军开始渡江北撤!

好一个黄天荡,让我差点把命丧!成功渡江的金兀术回头一望,仍然心有余悸,自此再也不敢渡江南侵。

大宋总算是逃过一劫!

南归!南归!

金军南侵,挞懒的军队也是主力之一。作为挞懒的手下,秦桧必然要随金军而行,而且挞懒也颇为器重秦桧,把他作为自己的得力助手。

因为秦桧是南人,对南方的情况较为了解,所以挞懒把作为军事参谋,兼任随军转运使。

当然,这都是挞懒一厢情愿的,秦桧并未主动请缨,也未向金军建言献策。

此时的秦桧又能怎样呢,尽管忠心于宋,可是现在自己是俘虏,人在金营,身不由己啊!要知道当时宋廷官员投降金者甚众。注意,请注意,这些人是“投降”,而秦桧是“被俘”,两者之间性质极为不同!很多人都在为金卖命干活,充当攻宋主力,更有刘豫等叛贼,甘当儿皇帝,建立傀儡政权大齐,帮着金军打宋!

相比这些变节之人,秦桧尽管为金所用,但并未充当金的走狗,狂咬大宋,而是心怀救国之心,积极谋划南归,同时,还通过与挞懒的接触,了解到金廷内部并非团结,对宋问题意见分歧较大,以粘罕、兀术为首的人主张灭宋,而已挞懒为首的则主张存宋议和,只要宋称臣,每年交纳岁币就可以了。

金人的矛盾,就是大宋的机会!

秦桧仔细分析了当前大宋所处的内外形势,首先,在内部,金军侵扰,政局不稳,盗贼蜂拥而起,给军队带来很大负担,既要抵御金军,又要平息内乱,东突西奔,南攻北杀,本来战斗力就差,经这么一折腾,战斗力更是大打折扣。其次,金灭辽以来,对宋战争,胜多负少,心理优势很大,再加上俘虏二帝,更让金人士气高涨,另外由于金军常年征战,军队实战能力很强,宋军一时难以招架其锋芒。最后,纵观历史,自汉以来,朝代更替,都遵循一个规律:建国—兴盛—衰落—灭亡,周而复始。而此事的宋已建国将近一百七十年,巅峰期已过,驶入下坡道,历史还没有哪个朝代在走下坡的时候,能够创造奇迹,由弱变强,重新实现大一统。东汉亡了,尽管有刘备蜀汉,但终未复兴;西晋完了,尽管有东晋,但也只是东南一隅。当前宋所处形势,与东晋有几分相似。在此基础上要想保住大宋江山,只能效仿东晋暂时稳居东南,休养生息,积蓄力量,等金国锋芒一过,内部必然生变,产生分裂,国力削弱,到那时,再发兵北伐,收复失地,也未尝不可,这样一来,或许能改创造历史,改变规律!因此,要想实现这个宏伟计划,必须采取三步走的策略:第一步是防守,好汉不吃眼前亏,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暂时采取议和策略,稳住局势,让宋不灭。第二步是对峙。就是休养生息,积蓄力量到一定程度,富国强兵了,这个时候,就可以拒绝给金岁币,跟金对峙。第三步是反攻。就是找准时机,趁金国出现内乱,局势不稳之时,挥师北上,一举收复失地。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