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还债(2)

  “马专员,我这个博士局长也难当。”卢森进门就叫苦:“财政为纸厂担保的9000万到期了。纸厂无力还钱已成定局,人家要从财政上划拨。这样怎么办?地直机关干部工资找谁要?”
  
  又是纸厂。这个窟窿有多大?还有多少担保?马难生疑惑不解。
  
  这次贷款方是开发银行。贷款的时间与啤酒厂相同。
  
  既有担保,就得守信,就得还钱。欠债不还,无赖行为。
  
  必然积极想办法还钱。卢森找到王清江。他是王清江从省城请到聪江的,平时相见,以礼相待。王清江对人是分等级的,“知人善待”。对李尖端样这种工农干部,可以打点官腔,可以爱理不理。没有人认为态度不好,相反认为你沉着稳重。在王清江心目中,卢森是有地位的。王清江要拿他装点聪江的门面。他还是王清江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流动宣传牌。
  
  听了他的还款计划后,王清江笑了起来。笑他幼稚不了解国情。经济博士又怎么样?经济学家总是从经济角度上考虑问题,看似理性思维,其实质是不懂中国国情。中国的国情是什么?银行的钱不用还。这就是王清江的理论。还有这等好事?不是王清江瞎编的观点?不是,而是有理有据的结论。社会上流行这样的说法,七十年代骗国家的钱,八十年代骗财政的钱,九十年代骗银行的钱,现在是骗老百姓的钱(股票)。不管那个年代,银行的钱到手就是财。都自觉还钱?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就没有那多呆账、死账、坏账。那么多钱丢进企业里,有几多拿了回来?不都是作为不良贷款给化解了。别人做得初一,我们就做十五?反正不是先例。
  
  王清江的观点彰明较著。
  
  无法交流。经济学家与政治家观点不吻合是正常的。
  
  喇叭不想调头吹,卢森只得找马难生。他相信马难生不会持有王清江那样颟顸观点。
  
  “经济学博士没有办法,我还能有什么高招。”马难生开玩笑地说:“有什么高见说出来听听。”马难生知道他有办法。
  
  正聊着,廖克明推门报告:“马专员,开会时间已到,王书记请您马上去烟草局。”
  
  全区烟草工作会议在烟草大楼召开。烟草在聪江的地位举足轻重,地方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不能不参加。
  
  王清江今天到会特别早。特事特办。
  
  部门会议一般不提前,但也不迟到,来得总是恰到好处。时间由杨南可掐定,不会出扯。
  
  来得早说明对会议的重视。他不到接待室,直接到会场,坐在摆有他名字的位子上。
  
  他坐下,其他人也就跟着坐下来。开会的驾式已经摆开。
  
  闲着无事,王清江拿起桌上摆放的招待烟,看着,欣赏着。烟草局这次很明智,没有摆外地烟,摆的都是聪烟。欣赏完毕,他将烟放进口袋里。没有人注意到这个微小动作,只有杨南可发现。
  
  作为秘书,杨南可始终把注意力集中在王清江身上,他的一举一动牵动着杨南可的心。
  
  条件反射。杨南可走上主席台,偷偷地递上一包大中华牌香烟。
  
  “拿回去!”王清江的声音低沉而严厉。
  
  命令不可抗拒。
  
  聪明反被聪明误,杨南可这一次失算了,以为王清江要抽烟。在杨南可的印象里,王清江不抽聪烟专抽大中华。
  
  省烟草局胡局长、地委、行署在家的领导陆续来到会场。这么多党政领导出席一个部门的会议是属少见。
  
  马难生进入会场后,地区烟草局张在意局长宣布大会开始。接着开始介绍来宾……
  
  “等等,李寻思怎么没来?”王清江突然发现烟厂厂长李寻思没来开会。这样的会议怎能没有他参加?没有他参加的烟草会议,是不成功的会议,最起码是不完整的会议。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