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眼里,他是一个“神”一般的人物,他出身贫苦、身材瘦小,学历不高,却依靠自己的勤勉与智慧,白手起家,开创了一个富可敌国的拥有一兆四千亿(台币)的庞大的商业帝国。
从不名一文的农家子弟到首屈一指的亿万富豪,从不识“塑料”二字的“门外汉”到赫赫有名的塑料博士、“世界塑胶大王”。王永庆,一个仅有小学文化的寒门子弟,以其“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奋斗精神带领着台塑实业,在台湾产业领域推动合理化管理,使其从一家几度濒临倒闭的小公司,一跃成为现今世界上最大的“塑胶王国”,成为台湾企业的卓越典范。
今天,王永庆这个名字和台塑这艘超级战舰已经成为了一个时代的集体的力量记忆,代表着一种坚毅的奋斗精神和强大的道德力量。而他的奋斗历程绝对称得上是一部“闯”与“创”的传奇,就连一向骄傲挑剔的日本人也由衷地对他心生敬畏,把他与日本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相提并论,尊称其为华人的“经营之神”。
1917年 1月 8日,王永庆出生在台湾台北县新店直潭的一户贫苦的茶农家里。他的祖籍是著名的茶乡福建安溪。清朝末年,清政府闭关锁国、腐败无能,国力江河日下,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福建沿海一带的一些农民、小生产者眼看着生活无以为继,只得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到台湾寻找生路。王永庆的曾祖父便是这其中的一员。
后来,王家人便定居在直潭,世代以种茶为生,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着。
由于茶树生长周期的原因,茶农们一年大约只有半年的时间(春季到秋季)有一些微薄的收入,其余时间就只能赋闲在家,靠打零工维持生计,因此,日子过得十分清苦。王永庆很小的时候,就跟着母亲出外捡煤块、木柴,以便能换取点零钱,贴补家用。但是,还是免不了忍饥挨饿。有时实在饿极了,就只好偷偷地摘路边的番石榴吃。家里偶尔“改善生活”,能分到一小碗甘薯粥,在王永庆看来就像是过年一样。
王永庆七岁那年,父母实在不忍心让他失学,就拿出多年来省吃俭用攒下来的积蓄,把他送进乡里的学校去念书。那时候,学校离家有十公里的路程,王永庆每天必须天不亮就起床,先去挑几趟水,把家中的大水缸灌满,然后步行去上学。别人家的孩子上学都是穿着漂亮的新衣服,而王永庆却连一套像样的衣服都没有。他的裤子是用面粉袋改做的,上面还印着“中美合作”的字样;用来阻挡烈日风雨的草帽早已破了好几个洞,可还是舍不得扔掉;没有书包,母亲便把两块破布拼接起来给他装书本;仅有的鞋子磨破了,他就干脆赤着双脚在泥泞的山路上奔走!
每天放学后,王永庆还要扛着一袋 50斤重的饲料回家喂猪。 50斤的重量,对于一个不满十岁的孩子来说,实在是有些不堪重负。王永庆几乎每走几百米的距离,就换一下肩膀,等到他回到家时,已经筋疲力尽,双肩红肿,大汗淋漓了。王永庆 9岁那年,家中的顶梁柱——父亲王长庚积劳成疾,卧病在床,全家人的生活重担都落到了母亲瘦弱的肩上。王永庆看到母亲日夜不停地操劳,总想多帮母亲点事。挑水、担柴、洗衣、做饭、养鸡、养鹅、只要是他力所能及的,他都尽量多做。
走出去,外面是片天(1)
亚洲华人企业家传奇
牟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