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女兵(一)(1)

  这个时候的校园总是这样的,太多的灿烂都挤了进来,就连晾衣服的铁丝上,也变得灿烂起来,似乎这些已经在箱子底压了三年的花衣服,终于要派上用场了。
  
  高原正午的太阳正烈,所有的光影都变得很短,几乎没有光影。走在无遮无拦的那条大路上,要狠狠地勾下头才能隐隐看到自己的影子,而这时的影子就是一个圆圆的黑圈,好像是托着走路人滑动的一个圆盘。
  
  大路的上空像架起的另一条路一样,横扯着一条条横幅,横幅上写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革命战士一块砖,东西南北任党搬”、“青春献给党”、“为建设国防现代化作贡献”等字样。
  
  这个时候大路上的人并不多,很多人都聚在宿舍里,他们在互相留地址,送一些钢笔、笔记本之类的礼品。学员五队的学员是清一色的女兵,所以她们都集中住在三楼的宿舍,不像其他队是男女混编的,男生宿舍在另一栋,但是,这个时候已经不像平时管得那么严了,男生一个个都变得胆大无比,他们长时间地逗留在女生宿舍,说着一些临分别前恋恋不舍的话。
  
  不过,五队的学员大都对此不屑,她们在路过住在一、二楼的四队、六队的宿舍时,总是用轻蔑的眼光瞅一眼那些混迹在一起的男女,然后高昂着头走过去。
  
  私下里,四队、六队的学员管五队叫“尼姑队”,就因为她们队里没有一个男子汉。其实,五队的女兵们都知道,但是她们决不允许任何人当着她们的面这样说。就有过这样的事,有一次,四队的一个女学员在电话间向对方说到五队时,就用了“尼姑队”这个词汇,为此五队的姑娘们硬是砸开了电话间的门,直到把四队的这个女学员逼到二楼的宿舍里呜呜大哭。五队的学员厉害,这是四队和六队的学员都知道的。说起来,五队的学员就是和四队和六队的学员组成成分不一样,五队的学员大都是一些没有考上大学的军队干部子女,是因为找出路当了后门兵,有一些“八旗”味道。而其他两个队的学员,大都是地方初中毕业生,直接入学入伍的。从年龄上来说,五队的学员大都比其他两个队的大,而从学历上来说,五队的学员也比其他两个队高。所以,五队的学员在学校有独领风骚的地位,不管学校组织的什么活动,比如演出、出黑板报、演讲这些事时,五队总是最好的。对于五队的学员来说,上一个军医学校护士班多少有一些委屈,有点落毛的凤凰的感觉,不过,军医学校这样的环境也给了她们足够的信心。
  
  毕业分配的名单是上午宣布的,让所有学员没有想到的是,五队竟有五个女兵自愿报名到陆军一五八医院去。
  
  应该说,陆军一五八医院是近几届学员分配的一个难点,难就难在一五八医院的地理位置,它在西南边陲一个远离城市的大山皱褶里,像被人随手抛到大山里的一块石头,在地图上看不到它的位置。那是一所为战争而准备的医院,可是30多年了,人们没有遭遇战争,倒是有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知道,到了那样的地方,那么就意味着献了青春献子孙。他们说,我们可以献青春;但是,我们不能再献子孙。于是,他们就不去献子孙,连青春也不献了。
  
  好学员留校,这几乎是一条真理,在毕业分配以前,私下里就有同学想过留校人选的事,尤其是四队和六队的学员觉得五队学员留校的一定多,不论从哪一方面来讲,她们的可能是最大的,而像戴天娇、任歌、夏冰、王萍平、朱莎莎这样的出类拔萃的学员,似乎应该首选留校,不是她们自己选择,学校也会选择她们的。可是,正是她们五个人,在去向自愿表上填上了陆军一五八医院。
  

读书导航